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jīng)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牛市浮世繪:貪婪簡史

  • 發(fā)布時間:2015-06-24 01:22:3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zé)任編輯:羅伯特

  □興業(yè)全球基金 田雨松

  貪婪——這個詞語就像是一種指控,充滿一種居高臨下、尖酸刻薄又直入人心的意味。很少有人愿意承認貪婪,因為這會讓人不快、難堪,甚至作嘔。貪婪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詞語,這個詞最初的一層意思與吃有關(guān),形容暴飲暴食以及對食物的過度渴望和消耗。如今貪婪也在股市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貪婪根植于人的兩種直觀感覺:饑餓和作嘔。其最直接的生理反應(yīng)就是一種暴食后的惡心感:在12世紀法國貢克修道院內(nèi)的宗教故事浮雕上,貪吃者頭上腳下被繩索倒吊,三個魔鬼逼其吐出貪吃的東西。隨著人類工業(yè)化以及商業(yè)化的發(fā)展,貪婪又多了一層含義,從肚腹之欲延伸到對物品和金錢那自私和狂熱的占有上。

  貪婪無孔不入,在牛市當(dāng)中加速膨脹:假若此時再說起那些曾在股市平時令人趨之若鶩的理財產(chǎn)品,則會招致旁人白眼,說“放在股市里一天都超過這個收益了”。在全盤皆紅、單邊上揚的行情中也許確實如此,然而正如盧梭所說:“貪婪”看成是錯誤的一些事情,在“理智”眼里并不是錯的。這種像吹泡泡一樣輕松獲得的收益,究竟是一種需要,還是膨脹的貪欲,一種對收益率陷入的瘋狂期待?

  貪婪還迫使人們對自己展開洗腦,認為自己也可以“一夜暴富”。這種洗腦從每天聽到身邊人買的股票大賺開始,從親自看到股票瘋漲加深,從媒體上看到“賺錢效應(yīng)”得以鞏固,從抵押貸款入市或是拿起融資融券這把雙刃劍達到高潮,最后從市場調(diào)整大跌而瞬間一無所有。貪婪讓很多人失去理智,為了一夜暴富而把自己杠在杠桿之上,而一旦在自己投資理念、能力范圍之外用上資金杠桿,就從投資者變成了投機者,杠桿所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很大程度會扭曲甚至摧毀原本的投資理念,最終甚至可能會血本無歸,甚至搭上性命。

  當(dāng)然,沒有貪婪,人類也許根本不會進化,世界也許根本不會發(fā)展。但對投資者來說,卻一定要對貪婪保持高度警惕。近期市場劇烈震蕩調(diào)整,僅在上周,上證綜指周跌幅就達13.3%,為2000年來次高單周跌幅。對于大多數(shù)投資者來說,“躺著也賺錢”的好日子似乎告一段落,而且很多投資者先前獲得的浮盈,經(jīng)過“5·28”之后的幾輪震蕩,已所剩無幾,而對于加了杠桿的則更是蕩然無存。這讓人又想起修道院上的宗教故事,貪吃者最終還是被逼著吐出貪吃的東西……

  如何打敗貪婪的心,如何能夠經(jīng)歷牛熊還能保住投資收益,是經(jīng)歷過此輪市場震蕩之后應(yīng)有的一種投資思考。在投資當(dāng)中穩(wěn)扎穩(wěn)打,選擇一只每年追求絕對收益的公募基金,其不比拼相對收益與排名,只關(guān)注為持有人帶來持久而又高于比較基準的收益,也許是平衡自己投資組合的一種好方法。如果用時間跨度來形容貪婪,那便是對已經(jīng)得到的東西永不感到滿足;而如果用時間跨度來形容這樣一款追求絕對收益的公募基金,那將會是你“穩(wěn)穩(wěn)的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