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政策寬松供需兩旺房、地成交均攀高峰

  • 發(fā)布時間:2015-12-25 07:39: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政策寬松的背景下,今年的北京樓市供需兩旺,新房、二手房量價齊漲,且土地市場表現搶眼。統(tǒng)計顯示,新房市場預計全年成交量或突破10萬套,較去年上漲近三成,二手房成交量則將達到20萬套,較去年幾近翻番,而土地市場11月更是出現了成交井噴,創(chuàng)下2014年以來月度居住用地成交宗數最高紀錄。截至目前,北京全年土地收入已超過去年創(chuàng)造的年度最高紀錄,全年土地收入有望突破2000億元。業(yè)內認為,2015年全國樓市整體回暖的勢頭明顯,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是推動樓市走出2014年低谷的主要因素。

  □新房

  量價齊漲

  據偉業(yè)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數據統(tǒng)計顯示,2015年前11個月,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剔除保障房)成交總量已逾9萬套,預計今年全年成交量或將突破10萬套,與去年交易量相比漲幅近30%;因部分豪宅集中入市,2015年新房價格較2014年上漲了9%左右。

  與北京樓市的強勢回暖相似,上海、廣州、深圳以及部分經濟較為發(fā)達的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在2015年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對此,偉業(yè)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認為,與2014年相比,2015年全國樓市整體回暖的勢頭明顯,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是推動樓市走出2014年低谷的主要因素?!?·30新政實施以后,購買二套房的商業(yè)貸款首付比例已從7成降至4成,二手房交易的營業(yè)稅也從未滿5年繳納改為了未滿兩年繳納;其次,購買首套房的商業(yè)貸款首付比例從30%下調到了25%;使用公積金購買二套住房時,如果第一套房子的公積金貸款已還清,二套的首付比例也已下降到20%,且公積金可以異地使用;此外,央行全年多次降準,多次降息,貨幣政策非常寬松……這一系列利好政策對樓市起到了明顯的刺激作用?!?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表示,2015年一系列政策刺激樓市復蘇,在2014年調整的基礎上,北京市場出現了明顯的回暖,2015年3·30政策后,數次降息降準,整個北京市場明顯升溫。

  豪宅元年啟幕

  在新房市場的成交中,豪宅的占比較往年大幅提升,豪宅元年啟幕。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部統(tǒng)計,截至12月14日,北京10萬+頂豪成交爆發(fā),簽約套數達到了225套,創(chuàng)造了歷史紀錄,總成交額也高達120億。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預計,全年北京10萬+簽約有望達到250套的成交量。

  據了解,成交套數超過十套的頂豪項目相對集中,其中,盤古大觀96套、萬柳書院38套、使館壹號院18套、琨御府13套、西宸原著12套、金茂府9套、泛海國際8套、長安太和5套。

  上述數據還顯示,6萬+的豪宅簽約也達到了1956套,年內將首次超過2000套。總價1000萬以上的商品房住宅簽約達到了3092套,同比上漲也達到了46%。

  “豪宅簽約普遍上漲,單價6萬、10萬、總價1000萬以上的豪宅(含公寓),全部創(chuàng)造歷史紀錄?!睆埓髠フf。

  在張大偉看來,北京商品房住宅的市場已經進入高端化,與香港類似,目前在售物業(yè)中低端占比非常少,北京從2015年開始,也非常明顯的表現為自住房的供應擠占普通住宅市場,導致未來高端化將成為趨勢。

  商住產品呈逆襲之勢

  在豪宅產品百花齊放的同時,商住產品以“黑馬”的姿態(tài)亮相,成交持續(xù)升溫,11月更是上演了完美的“逆襲”。

  除了“不限購”的優(yōu)勢以外,商住產品的價格優(yōu)勢也逐漸突出,成為剛需市場的重要產品類型。一般來說,商住項目的主力戶型均以中小戶型為主,目前在售的50%商住公寓面積在40-60平方米,總價多在500萬元以下,有足夠優(yōu)勢承接相當一部分剛需、改需購房者需求。

  隨著北京宅地供應的縮水和住宅價格的高企,一向習慣了唱配角的商住樓盤,開始向市場的主力過渡。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北京住宅用地縮水已是不爭的事實,由此導致兩個結果,一是宅地價格大增,另一個結果則是高成本導致的擠出效應,部分房企不得不轉投商住市場。前者將放大商住樓盤價格優(yōu)勢,而后者則將推動市場快速成長。而另一方面,市場的擴容也將加大行業(yè)競爭,今后產品創(chuàng)新和品質比拼將成為常態(tài)。

  □二手房

  成交幾近翻番

  二手房市場的成交量也攀升了新的高峰,根據我愛我家統(tǒng)計,2015年前11個月,北京全市二手住宅成交總量逾17.4萬套,預計今年全年成交量或將達到20萬套,幾近翻倍,但成交價格相對比較平穩(wěn),僅比去年上漲約5%。

  偉業(yè)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告訴記者,2015年初,北京樓市降至冰點,隨后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刺激樓市回暖,新房、二手房量價齊升,并在7月達到高峰,尤其是二手房,交易量在3·30政策、降息、降準、二套房認定放松等利好政策的影響下比去年同期近乎翻倍,但價格卻只是小幅上漲。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政策的邊際效應逐步遞減,沒有了政策的強力支撐,樓市表現再度疲軟下來,尤其是新房,下半年交易量下跌、價格波動幅度較大,市場出現了一定的不穩(wěn)跡象。二手房市場7月以來同樣表現不佳,成交量逐步下降,價格的漲幅也越收越窄,11月還有所下降。

  據胡景暉介紹,市場回暖很大程度上是在填補2014年交易量的不足,北京近幾年來的二手房交易量均值在15萬套左右,但2014年不到10.5萬,2015則將近20萬,2016年很可能回歸平均值,如果明年的年度交易量回歸至15萬套左右,那么明年的市場就將比2015下降25%左右。全國很多城市都或將面臨這樣的情況,今年新房交易量比去年多了30%到50%,二手房交易量近乎翻倍,基本上是2009年以來市場最好的一年,但2015年交易量的大增可以說是2014年的觸底反彈,如果明年回歸到平均水平,交易量就有可能比2015年減少10%到25%。

  2016年或將量跌價穩(wěn)

  “2015年出臺了很多利好政策,但這些政策的邊際效應正在逐步遞減,同時政策頻出也表明了每一個政策的刺激周期在縮短,新常態(tài)下,很難有一個政策能讓整個市場翻轉。雖然2015年樓市表現尚佳,但對2016年的市場預期仍需審慎看待。”胡景暉說。

  胡景暉稱,3·30政策和后續(xù)政策的鼓勵方向已從原來的首次置業(yè)轉向了改善型需求,但整體而言,改善型購房人群的需求方向還是集中在緊湊型、中低價位的住房,現在的市場偏豪宅化、高端化,實際上跟改善型需求很難匹配;而貨幣政策雖然一再降低首付比率,但也使得購房人在未來很長時間內月供壓力大、資金緊張,進行改善型購房時需對未來收入的增長有明確預期,但能否實現還有賴于未來經濟增長和各種因素的兌現。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上海、深圳已全面邁入存量房時代,2012-2014年,北京、上海和深圳二手房成交量與新房成交量比值都超過1,也就是二手房成交量已超過新房成交量,標志著三地已進入存量房時代。

  事實上,隨著北京新房豪宅化以及二手房成交超過新房趨勢不斷加深,北京的購房格局也發(fā)生變化,北京萬科總經理劉肖曾表示,北京樓市會呈現出首套房二手房化、首次改善新房化、高端滯銷化。從今年樓市發(fā)展特點來看,價格不斷飆高的新房將不少剛需和改善置業(yè)人群推向二手房市場。

  □土地

  土地收入創(chuàng)新高

  11月份,在供需兩旺的推動下,土地成交攀上高峰。中原地產的統(tǒng)計顯示,11月1日-11月30日,北京市共成交經營性土地17宗,土地建設用地總面積為122.56萬㎡,總規(guī)劃建筑面積280.55萬㎡。11月土地成交現井噴,創(chuàng)下2014年以來月度居住用地成交宗數最高。

  截至12月14日,2015年北京土地市場成交100宗地塊,合計成交金額高達1920.77億,同時也突破了2014年全年創(chuàng)造的1916.9億的歷史年度紀錄。

  事實上,今年3月起北京市場現回暖跡象,但土地市場雖出現個別優(yōu)質地塊被開發(fā)商熱搶外,1-5月土地供應基本處于稀缺狀態(tài)。6月戰(zhàn)火再被點燃,自6月25日恢復供應以來,供應11宗土地,7月重現搶地潮,龍湖首開聯合體25.95億元競得大興瀛海地塊,現場競爭激烈,共有13家房企及其聯合體參與,其商品房平均樓面地價達到3萬元/平方米。8月經營性用地僅1宗成交,位于南三至四環(huán)的石榴莊,區(qū)域位置優(yōu)越,吸引眾房企競拍,地王再現,被方興和中鐵建聯合體以50.25億元拿下,樓面地價超5萬元/平米。9月朝陽東壩、孫河共三塊地再掀土地瘋搶風暴,樓面地價均超5萬元/平米,再刷樓面地價新高。10月土地供應增加,18宗土地進入交易市場,其中豐臺區(qū)成交5宗土地,創(chuàng)下自2011年以來月度豐臺區(qū)最高土地成交紀錄。

  “經過十幾年土地開發(fā),北京四環(huán)內土地已基本開發(fā)完畢,土地郊區(qū)化發(fā)展越來越遠,土地資源有限性愈發(fā)凸顯。開發(fā)商北京拿地現恐慌心理,有不理性因素在其中。再加之上半年政策利好,市場回暖,消費者購房熱情重燃,開發(fā)商對于北京未來發(fā)展充滿信心,因此出現眾多房企爭搶局面?!敝性禺a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

  地價超房價成常態(tài)

  競爭加劇使得地價上漲明顯,從2015年土地市場成交地王來看,其樓面地價已遠超當前區(qū)域在售新盤價和二手房價,“面粉價”已遠超“面包價”。

  以11月為例,11月經營性用地成交17宗,其中有10宗地商品住宅樓面地價超2.5萬元/平米,7宗地商品住宅樓面地價超3萬元/平米,另有2宗地樓面價超5萬元/平米。在超3萬樓面價的土地中全部位于郊區(qū),如通州、昌平、順義、門頭溝,地價明顯高于房價,地王已然成為新常態(tài)。樓面價5萬+的兩宗地分別位于朝陽常營鄉(xiāng)和豐臺區(qū)南苑鄉(xiāng)。

  對此,張大偉告訴記者,開發(fā)商在拿地前計算預期可承受樓面地價時,原有考慮因素如紅線外交通、配套、業(yè)態(tài)、規(guī)劃、園林、景觀、產業(yè)發(fā)展等,紅線內如開間、進深、臨街、豎線、自然條件等這些因素仍是開發(fā)商對比標準,但樓面地價方面并不完全按照地塊所在區(qū)域的當前二手房或新房的售價進行推算,將評判視角進行擴散,可比項目放眼于全北京。

  “如8月31日方興與中鐵聯合體以樓面價超5萬元/平米拿下石榴莊項目,而目前周邊在售德賢公館均價為4.8萬元/平米。接下來9月2日和9日孫河兩宗地又以超高價被保利+首開聯合體和懋源分別成交,樓面價均超5.2萬元/平米。而區(qū)域在售的中糧瑞府均價6.6萬元/平米。如果評價標準按當前區(qū)域價格折算,孫河地塊是不具備拿地條件的。但孫河與石榴莊相對比,無論是區(qū)域位置、環(huán)境、景觀、當下區(qū)域豪宅氛圍等都要優(yōu)于石榴莊,因此,石榴莊以5萬元/平米樓面價拿下后,再來預估孫河的樓面地價,超過5萬元/平米已然是可承受范圍了。10月葛洲壩在樊家村以樓面價7.5萬元/平米拿下一宗土地,創(chuàng)下目前北京樓面價最高紀錄?!睆埓髠フf。

  聯合拿地明顯增多

  樓面價接近或者超過房價已經成為一線城市土地市場的新常態(tài),在此背景下,聯合拿地明顯增多。

  亞豪機構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2年及以前,在北京土地市場經營性用地出讓當中,聯合拿地的比重多在30%以內。而進入2013年之后,這一比重快速提升至39%,而到了2015年這一比例已達到46%,接近全部經營性用地整體成交的半數。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jiān)郭毅認為,近年來北京土地市場價格的不斷上升,拿地所需資金不斷增加,再加上政府對于土地出讓金繳納節(jié)點的嚴格管控,使得房企在拿地時的資金壓力市場風險不可避免,因此聯合拿地日益增多,并漸漸成為主流。

  張大偉也表示,從房地產市場風險角度考慮,三四線城市在高庫存壓力下其風險要遠高于一線城市,化解房地產庫存是當下城市房地產發(fā)展的重要任務,這也是很多開發(fā)商將拿地重心放在一線城市的原因。一線城市土地價格不斷攀升,加大企業(yè)拿地成本,因此,聯合拿地增多,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互相競價帶來的抬高地價,另外,可以聯合土地一級開發(fā)商,獲得競爭優(yōu)勢,增強企業(yè)拿地競爭力?!氨本┩恋貥敲鎯r的不斷刷新紀錄,也給拿地后開發(fā)商的產品和營銷部門提出更高的要求?!睆埓髠フf。

  京華時報記者 桂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