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術中CT聯合導航讓骨科手術更精準

  • 發(fā)布時間:2015-09-08 01:30:4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生活風向標

  科技日報訊 (任偉鋒 于姣 記者張強)近日,第四軍醫(yī)大學西京醫(yī)院骨科桑宏勛教授采用術中CT聯合導航技術為患有嚴重頸椎先天性畸形的15歲女孩楊靜(化名)去除了病痛,使她擺脫了一天24小時佩戴塑料制成的頸部保護支具的束縛。

  據了解,桑宏勛為其進行全面病情評估后發(fā)現,楊靜病情異常復雜,且年齡小,骨骼未發(fā)育完全,椎弓根極為細小,且存在椎動脈高跨畸形,通往顱內的血管在椎體內發(fā)育走形異常。手術難度和風險極高是相當大,需要在直徑4mm至5mm的椎弓根內精確植入直徑3.5mm的螺釘,螺釘偏內就會刺穿脊髓導致癱瘓,螺釘稍偏外則會刺破血管導致大出血和顱內缺血,甚至危及生命。如果手術不能順利植入螺釘,則必須延長手術節(jié)段,甚至需要將患兒頭顱和頸椎固定成為一體,即醫(yī)學上稱的“枕頸固定”,將嚴重影響其未來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經過科室討論,桑宏勛教授決定為其實施“導航輔助下寰樞椎脫位復位、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植骨融合術”,利用O-arm術中CT掃描獲得患者實時影像數據,輸入Medtronic導航系統(tǒng)進行三維重建后,在實時導航的引導下,避開血管和神經組織,將4枚螺釘準確植入寰樞椎的椎弓根內,通過釘棒固定將脫位的椎體恢復至正常位置,避免了將頭顱和頸椎固定成為一體。經過2個多小時精心施術,手術圓滿成功,第二天楊靜即可下地活動。

  據桑宏勛教授介紹,相對于傳統(tǒng)手術方式,術中CT聯合導航系統(tǒng)可使手術操作可視化、精準化,減少手術時間與術中出血量,降低手術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