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生真的不愛讀書了嗎?
- 發(fā)布時間:2015-04-23 02:31:09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大學生評論大賽
現(xiàn)在的大學生有了更多的途徑來了解社會,閱讀介質、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也在改變,紙質書借閱量下降是意料之中。
最近一篇題為《高校圖書館借閱量創(chuàng)十年新低,孩子今天你讀書了嗎》的報道里給出了一組數(shù)據:2014年北大圖書館書籍借閱總數(shù)62萬本,為近10年最低,而在2006年這個數(shù)字是107萬本。許多高校圖書館借閱排行榜顯示,最受大學生歡迎、高居排行榜前三的多是《明朝那些事兒》《藏地密碼》《盜墓筆記》之類的通俗作品。報道一出,隨之而來的就是“連北大學生都不愛讀書了”之類的聲音。
而另一個沒有被報道的事實是,在北大,許多學生已經習慣閱讀電子書籍和期刊。我之前為了做“挑戰(zhàn)杯”的課題,采訪過北大圖書館的聶華副館長。她說,北大圖書館在2011年上線的“未名學術搜索”功能在2012-2013年間的檢索量提升了200%。學生使用“未名學術搜索”,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可以將各類電子資源“一網打盡”,下載到電腦或者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上進行閱讀,而電子資源采購經費也占到了全部采購經費的42%。閱讀介質、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在改變,紙質書借閱量下降是意料之中。
此外,我身邊真正愛讀書的同學都愿意掏錢買書來看。老一輩的人們沒錢買書,公共圖書館為他們提供了免費的精神食糧;現(xiàn)在生活水平提升了,學生能擁有自己的書,從這個角度來說,圖書館借閱量下降,轉向“藏書于民”,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而就算是通俗作品受到熱捧,也不必過于擔憂?!叭宋乃仞B(yǎng)太差,沒有獨立和深刻的思想”未免言重。通俗作品主題新穎,娛樂性強,作為課余時間一種消遣方式也未嘗不可?!瓣柎喊籽笔侵档靡豢吹慕浀洌x“下里巴人”就不算長知識了嗎?
現(xiàn)在社會上許多提倡讀書的活動大有“為了讀書而讀書”之勢。閱讀的本質是加深對于世界的認識和思考?!白x萬卷書,行萬里路”,古人通過讀書和行走來認識世界,而現(xiàn)在的大學生有了更多的途徑:瀏覽社交媒體獲取信息和觀點;參加大學的講座與名師面對面交流;出遠門游學、實踐等等。因此即使讀書的人減少了,也不代表大家都頭腦簡單,空洞無物,只是提升自我的選擇更多了。指望學生仍然“一心只讀圣賢書”,就是故步自封的看法了。
□田維希(北京大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