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江南“吃清明”
- 發(fā)布時間:2015-04-03 08:32:35 來源:中國民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春到清明必踏青,清明節(jié)時也是許多時令美食上市之時。日前,民俗學者蔡博文告訴記者,清明時節(jié)踏青、野餐的歷史,自古有之。古代清明節(jié)就是一個“美食節(jié)”,不僅有很多時令美食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上市,而且清明節(jié)和古代的“寒食節(jié)”的習俗在今天逐漸重合,寒食節(jié)的一些特色美食也流傳下來。比如,用麥草搗汁和糯米做成青粉團,烏桕汁染烏飯做糕,或者用香椿芽拌面筋、嫩柳葉拌豆腐等。而且,清明美食的傳統(tǒng)還來自于古代清明踏青之后的野餐。
古代女子們的“吃清明”
蔡博文告訴記者,清明美食自古有之。古人為適應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制作了一些食品。比如,用麥草搗汁和糯米做青粉團,烏桕汁染烏飯做糕,或者用香椿芽拌面筋、嫩柳葉拌豆腐作寒食食品。清明節(jié)在古代是祭祀性的節(jié)日,一般人家要用四碟六碗時饈、清酒祭奠祖先。祭完之后,家人和應邀來的親戚共享酒食,叫“吃清明”。古代在江南,人們要挑好的薺菜做餛飩過節(jié),清明掃墓時要做黃花青果糕作供品,采用一種菊科野草的嫩葉搗爛去汁和粉做成,非常好吃。而且,清明美食的傳統(tǒng)還來自于古代清明踏青之后的野餐。
吃青團的食俗有2000多年
江南人最熟悉的清明美食就是青團了。蔡博文表示,江南的“麥漿草”,清明而生,過則難覓。也正是因為如此,用麥漿草做成的青團子,在民間清明食俗中格外重要。
每到清明,江南百姓必到田間揪一把“麥漿草”,回家搗爛壓汁,與晾干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和好,包上豆沙餡兒,民間訣竅還要放入一小塊豬油,團好入籠蒸熟,出籠時再薄薄刷一層熟菜油在表面。此外,艾草也是一種常見的清明食材。將糯米蒸熟之后拌入艾葉一起舂成米膏,在中間包些花生或芝麻餡,團成一個個綠綠的小粑粑,放進鍋里蒸熟,這就成了艾草糍粑。
“吃青團的食俗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周朝”。蔡博文表示,古代寒食節(jié)的傳統(tǒng)食品有糯米酪、麥酪、杏仁酪揚。
青團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是以雀麥草汁和糯米粉搗制再以豆沙為餡而做成的。如今,青團的祭祀功能漸漸淡化,而作為美食仍然很受歡迎。蔡博文告訴記者,在清明時節(jié),有一道美食就是河蚌豆腐湯。南京人把河蚌叫“歪歪”,要選個兒不大不小,紅殼的,6個左右就夠三口之家吃的了。爆火將姜、蔥、咸肉或火腿肉、豆腐、“歪歪”下鍋,熬成濃湯,味道異常鮮美,有的還可以在鍋里放鮮筍、秧草,食之三月不忘。另一道河鮮是炒螺螄,是由螺螄和辣椒及各種調(diào)味料制成的,味道鮮辣,十分過癮。
河蚌螺螄的誘惑 全城一起挖野菜
清明時節(jié),各種鮮嫩的野菜都成為南京人餐桌上的美食。
清炒蘆蒿或者蘆蒿炒香干,再加上一點尖辣椒一起炒,簡直是江南人心尖上的一道菜。這個季節(jié)還是吃馬蘭頭最好的時候?!段鲄鞘筹L謠》說:“二月春風燕子飛,筍芽絕嫩蚌肉肥。枸杞、馬蘭滋味好,雞蛋攤攤豆腐皮……”
清明吃野菜的樂趣更在于可以親手采摘。每到清明時節(jié),不少人自發(fā)組成“民間野菜團”,在全城展開野菜大搜索,踏青時帶著小鏟子、小籃子去挖野菜,追尋兒時的黃金回憶。莫愁湖、玄武湖、梅花山、北極閣、江寧、八卦洲等地,都有市民邊踏青郊游,邊去挖野菜的情景。
馬蘭頭、母雞頭、豌豆頭、枸杞頭,用手掐下小芽子,回家下鍋熱炒,香氣撲鼻,綠色健康。而且,南京有春發(fā)“八野”之說,是指“旱八鮮”和“水八鮮”兩類,包括薺菜、蘆蒿、馬蘭頭、枸杞頭、苜蓿頭、馬齒莧、鵝兒腸和香椿頭等。清明吃野菜成了南京的一大特色。
(據(jù)光明網(wǎng))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 最嚴調(diào)控下滬深房價仍漲 人口老齡化影響三四線樓市
- 樂天大規(guī)模退出中國市場 供應商趕赴北京總部催款
- 北京16家銀行上調(diào)首套房貸利率 封殺“過道學區(qū)房”
- 10萬輛共享單車僅50人管遭質(zhì)疑 摩拜ofo優(yōu)勢變劣勢
- 去年聯(lián)通、電信凈利潤均下滑 用戶爭奪漸趨白熱化
- 奧迪否認“官民不等價”:優(yōu)惠政策并非只針對公務員
- 季末銀行考核在即 一日風云難改“錢緊錢貴”現(xiàn)狀
- 美圖7小時暴跌四成 虧損業(yè)績?nèi)绾沃?00億市值受拷問
- 監(jiān)管重壓下P2P退出平臺增加 網(wǎng)貸行業(yè)進入冷靜期
- 配資炒股虧損逾百萬 股民將信托公司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