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西產煤區(qū)付出沉重“村莊搬遷”代價
- 發(fā)布時間:2014-11-18 10:55:2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孫業(yè)文
“今年我們終于可以搬進新房子了,新房子還不錯?!泵鎸Π徇w,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轆軸凹村村民王二官臉上顯得很平靜,在近10年的等待之后,他已經很難找到喜悅的感覺。
轆軸凹村是一個小山村,全村共有252口人。由于地下長期采煤,這里變成了“采空區(qū)”,土地嚴重塌陷,房屋也變成危房。2010年得到政府搬遷承諾。
盡管過程曲折,但轆軸凹村的村民們仍然是幸運的,因為在中國的產煤區(qū)還有大量和他們處境一樣的村民仍在等待。一位煤炭專家表示,由于中國大多數煤礦在采煤之后并不進行“回填”,因此產生大面積采空區(qū),這在山西、河南、河北等地都存在。
例如山西省1949年以來累計產煤150多億噸,形成了約5000多平方公里的采空區(qū),造成大量土地塌陷、房屋開裂、道路毀損等情況?!懊禾坎煽諈^(qū)給村民造成嚴重威脅,僅2002年至2006年,山西就發(fā)生地質災害362起,死亡151人,其中因采礦引發(fā)的地質災害占到了70%?!鄙轿魇“l(fā)改委調研員張元壁說。
徹底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對村莊進行異地搬遷,但搬遷所需資金驚人。例如山西省共有656個因采煤造成的地質災害“重災村”,涉及村民2.7萬戶,未來7年將全部面臨搬遷,僅以現有標準計算,資金投入也將超過16億元。
由于很多煤礦已經多次被轉讓,多數采空區(qū)治理責任主體已經無法認定,因此搬遷資金將幾乎全部由政府承擔,這讓很多地方政府感到捉襟見肘。“政府必須要深刻反思過去重開采、輕治理的采煤方式,只有堅持走綠色開采的道路,才能避免類似情況發(fā)生?!币晃徽賳T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