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民生評論 > 正文

字號:  

部分品牌被假冒拉低身價 真五常米可還吃得著?

  • 發(fā)布時間:2015-08-31 10:21: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金瀟

  -中國品牌價值上不去,也有監(jiān)管薄弱的問題,不少品牌是被假冒拉低了身價,甚至擠出了市場

  前兩天和朋友逛超市,看見“五常稻花香”大米特價促銷,拎起一袋正要放入購物車,被朋友一把攔住,“不要買,五常大米九成是假的,媒體都報道了?!?

  上網一查,果然。按媒體報道,全國市場上標售的“五常大米”至少有1000萬噸,其中約九成是假貨。市面上的五常大米多數是調和米,即由五常大米和其他米勾兌而成?;ǜ邇r買來的大米中,可能沒幾粒真正的五常大米。而筆者看到的“五常稻花香”,別看是知名企業(yè)出品,可農產品地理標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證件”一個沒有,只是傍名牌罷了。

  真假五常大米,普通消費者難以分辨,只好干脆不買??勺钗目峙率俏宄^r民:市場魚龍混雜讓真正的五常大米收購價上不去,可種五常大米的花費卻比普通大米高,按普通大米賣就要虧本了。

  一邊是想吃真五常大米卻吃不著,一邊是種五常大米的要虧本,里外里只有李鬼獲了利。這事兒怎么就管不好?按照目前規(guī)定,地理標志產品由各地市場監(jiān)管部門實施保護。這樣,只有產地監(jiān)管部門出面打假才師出有名。按媒體報道,五常市副市長也帶隊出省打過假,可造假者分布于全國各地,哪里打得過來?更何況,調和米在批發(fā)環(huán)節(jié)往往根據五常大米含量定價,到底混了多少其他米,鑒別起來很難,打假舉證就成了問題,甚至這樣的大米能不能算假貨,執(zhí)法者都有不同意見。而“五常香米”“五常稻花香”算不算假冒侵權,由于標準不清,也很難界定。

  破解老問題,還得靠監(jiān)管部門創(chuàng)新監(jiān)管辦法,補上監(jiān)管漏洞。

  首先,監(jiān)管部門必須改變重認證、輕保護的觀念。地理標志產品認證不能發(fā)證書了事,還要明確工藝和質量標準,包括生產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操作規(guī)范,以及成品品質的量化指標。這樣,調和米就會因為生產環(huán)節(jié)不符合標準而不能再稱五常大米了,執(zhí)法也就有了依據。這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其次,政府部門要在宣傳科普上多下功夫。其實,經過官方認證的地理標志產品有專門的防偽標識,可遺憾的是大多數消費者并不知情,還是把沒有標識的“五常稻花香”當成五常大米買回了家。如果加大宣傳,消費者識假辨假能力得到提升,劣幣驅逐良幣的境況就會有所好轉。

  此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還要全國一盤棋。五常大米的遭遇并不是個案,遭遇假冒的地理標志產品還有很多,比如在陽澄湖里洗個澡就身價翻倍的大閘蟹等等。還需要全國統(tǒng)一部署、各地各部門通力合作持之以恒地打假,才能維護市場秩序。

  一些國貨賣不出好價錢,很多時候并不是技術或質量不如人,而是受到品牌價值的制約。品牌價值上不去,有時間積淀不夠的因素,也有監(jiān)管薄弱的問題,不少品牌都是硬生生被假冒拉低了身價,甚至擠出了市場。因此,執(zhí)法必須嚴起來、實起來,把假冒偽劣的氣焰打滅,建立起尊重品牌的市場環(huán)境,為“中國制造”轉型升級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