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持民生銀行 劉永好聯(lián)手雷軍謀建民營銀行
- 發(fā)布時間:2015-07-22 09:29:05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楊菲
民生銀行原大股東,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減持民生銀行,套現(xiàn)逾27億元,現(xiàn)在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昨日業(yè)內傳出消息,一家名叫和邦股份的公司將與劉永好旗下新希望、雷軍旗下小米科技等公司參與籌建一家新的民營銀行。昨日,和邦股份發(fā)布股價異常波動公告,該公司連續(xù)四日漲幅高達40%。與此同時,新希望股價近日也連續(xù)大漲。
劉永好減持民生套現(xiàn)超27億
此前為穩(wěn)定市場,證監(jiān)會在7月8日晚間發(fā)布公告,要求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不得減持,此舉被業(yè)內稱為“限售令”。然而7月8日當天,劉永好卻減持民生銀行2.619億股,記者查閱港交所延時數(shù)據顯示,劉永好減持均價為10.44元。照此計算,劉永好減持套現(xiàn)為27.34億元。
劉永次減持后其所占民生銀行股份已低于5%,由此避開了證監(jiān)會限制。在救市的大環(huán)境下,劉永好此舉遭到不少股民議論,有股民稱劉永好的形象“一落千丈”。對于此次大手筆減持,劉永好當時未做正面解釋。
在今年3月底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劉永好對媒體表示,不會進一步減持民生銀行股份。6月9日,劉永好獨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我早些時候減持了民生銀行H股,這是出于投資的需要。并不意味著我要從民生銀行撤退了,相反,我仍然是民生銀行董事、副董事長,對民生銀行非常有信心”。這一說法還得到了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的認同。
就在7月8日減持套現(xiàn)超27億之后,7月11日晚間,一家名叫和邦股份的公司發(fā)布對外投資暨公司股票復牌公告表示,公司將與小米、新希望、紅旗連鎖等企業(yè)共同發(fā)起設立民營銀行(籌),首期注冊資本30億元,和邦股份投資入股不超過1500萬元,占民營銀行(籌)總股本不超過5%。
分析認為,劉永好參與籌建四川首家民營銀行,可以解釋7月8日減持民生銀行套現(xiàn)27.34億元,為了集資籌建民營銀行。不過,依據和邦股份披露的首期注冊資本30億元,劉永好顯然不會一家獨大。昨日,記者就此消息聯(lián)系新希望、和邦股份、小米科技方面,至截稿未得到回復。
與小米等民企轉戰(zhàn)新銀行
自2014年3月份銀監(jiān)會批準首批5家民營銀行試點之后,截至2015年6月25日,首批5家試點民營銀行全部開業(yè)。
作為金融系統(tǒng)改革的重要產物,民營銀行今年全面開閘,各地民營企業(yè)爭相入場。6月26日,銀監(jiān)會主席尚福林在國新辦發(fā)布會上表示,即日起,銀監(jiān)會將正式受理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yè)開設銀行的申請。據銀監(jiān)會介紹,截至目前已有40多家民營企業(yè)向銀監(jiān)會提出設立民營銀行的意向,但尚未進入實質性審批環(huán)節(jié)。銀監(jiān)會將根據《指導意見》相關規(guī)定,積極推進審批工作。
那么,新希望集團、小米科技、還有四川多家民企共同籌建民營銀行。他們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
此前的7月13日,和邦股份回應了一份更正聲明稱:民營銀行(籌)項目,目前尚處于初步磋商階段,參與主體、注冊資本、經營范圍等事項尚未確定,各方也尚未達成任何初步意向,公司最終能否入股、入股金額以及入股比例等均不確定。
業(yè)內人士認為,作為民生銀行最早發(fā)起設立的民營企業(yè)之一,劉永好所在的新希望集團擁有近20年的國內首家全國性民營銀行的經營經驗,他參與組建一家全新的民營銀行可謂十分合適。
觀點
“劉永好有意撤離民生銀行”
此前6月18日,在民生銀行股東大會上,股權一直分散的民生銀行首次迎來持股比例超過20%的大股東安邦保險,遠超第二大股東劉永好家族的6.09%。
有分析人士表示,已經清倉民生銀行H股的劉永好7月8日將民生銀行A股持股比例“恰到好處”地降至4.99%,低于5%大股東的比例,已經進入撤離民生銀行的“跑道”。
民生銀行成立之初是由57家民營企業(yè)股東出資設立,當時規(guī)定誰都不能超過9000萬股。后來民生銀行于2000年12月19日在上交所上市,經證監(jiān)會核準向社會公眾發(fā)行普通股 3.5億股。此后,民生銀行不斷增發(fā)股份,股本越來越大。
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表示,實際上后來民生銀行大股東的股份越攤越薄,攤到最后,前幾個大股東加一塊,其持股比例才20%。這種情況下,一家企業(yè)沖進來作為大股東,這是必然的。在洪崎看來,假如這些大股東每家持股比例高達40%,估計別人也就沒什么想法了,因為從二級市場上買不到這么多股。所以,民生銀行管理層之前多次討論過,這是一個遲早的問題,只不過是哪天發(fā)生的問題。(金彧)
分析
劉永好有望掌握新銀行話語權
廣發(fā)證券銀行分析師沐華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在安邦強勢進入民生銀行后,劉永好不斷減持,更多是基于公司戰(zhàn)略發(fā)展的考慮。
華泰證券分析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近兩年因內部股權分散,民生銀行發(fā)展已有所遲緩,現(xiàn)階段民生銀行的股權價值,對新希望集團或已沒有那么重要。而借民生銀行可以獲得的銀行授信,新希望集團也有其他渠道可獲得。
“從正常的市場邏輯角度考慮,既然民生銀行的股權價值已經有所折扣,那大股東減持無非是其他業(yè)務的需要,將股權價值套現(xiàn),投資其他業(yè)務。”該分析師說道。
華泰證券分析師表示,劉永好之所以選擇繼續(xù)謀劃籌建民營銀行,還在于大的政策背景下,民營銀行是國家政策鼓勵的新興事物,取得銀行牌照也是不少大型公司的戰(zhàn)略規(guī)劃。長期投資民生銀行的新希望具有豐富的經驗。并且業(yè)內分析認為,劉永好的資本實力也能保證其在新銀行中掌握較大話語權。
對于原有股東不斷減持,安邦強勢成為第一大股東的民生銀行,上述兩位分析師都認為民生銀行內部的強勢整合不可避免。
“對民生銀行來說,安邦的背景實力皆不俗。此前民生銀行因為各股東持股份額均不大,股權較分散,使得發(fā)展遲緩。安邦的一股獨大,可能會強勢整合民生銀行,在民生的業(yè)務上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但短期內可能還看不到比較明顯的影響,畢竟現(xiàn)在管理層還未落定?!比A泰證券分析師表示。
沐華也認為,隨著安邦入主后對民生銀行管理層進行變更,加之宏觀經濟形勢的發(fā)展,民生銀行立足于民企和小微的業(yè)務模式,或將有所改變。
延展
那些民生銀行“明星股東”在干嘛?
郭廣昌:展開多元化投資之路
港交所數(shù)據顯示,復星集團郭廣昌于2015年1月21日清空了其所持有的民生銀行A股股份。其在在2014年6月26日,持有民生銀行A股股份占已發(fā)行股本比例為1.01%。
安邦宣布完增持,復星就清倉民生銀行A股,不免讓人懷疑是不看好安邦保險入主后的未來?當時復星對媒體回應是“正常的投資行為”。
從近期郭廣昌的動作來看,6月份剛剛在廣州拋下32億元拿下琶洲2地塊,7月2日又斥重資投資英國資管平臺Resolution Property。
緊接著7月8日,復星國際有限公司接連披露兩項重要投資公告,分別是2.1億歐元戰(zhàn)略收購德國私人銀行Hauck&Aufh?user,以及完成對美國保險集團Meadowbrook的收購。
值得注意的是,郭廣昌近期公開表示,A股在5000點左右的時候,還買了不少工商銀行。
從以上投資路徑來看,郭廣昌展開了多元化的投資之路。
2014年3月25日民生銀行公告,公司董事會當日收到股東董事(非執(zhí)行董事)史玉柱(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提交的函,因其正淡出企業(yè)管理工作,準備退休,特申請辭去公司股東董事(非執(zhí)行董事)及董事會相關專門委員會的職務。
公告中史玉柱特別聲明,其曾在2013年1月24日公開承諾的三年不減持民生銀行A股股票的諾言依然有效。
顯然,史玉柱并未徹底“退休”。對其承若三年內不減持民生銀行A股股票,目前看兌現(xiàn)了諾言。
在今年上半年史玉柱先是認購銀河證券H股定增,又在5月斥資42.61億港元買入2.46億股海通證券H股。史玉柱的這項舉動,也被市場解讀為,券商的黃金十年正剛剛開始,其投向H股券商股亦是一種戰(zhàn)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