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油市低迷并非“中國因素”驅動

  • 發(fā)布時間:2016-01-28 05:45:4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近國際油價猶如坐上“過山車”,持續(xù)上演大跌大漲行情,令市場陷入迷茫。分析人士認為,當前油價走低與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無關,主要是市場供過于求及美元走強所致,若這些壓制因素不改變,國際油價近期將繼續(xù)在低位徘徊。

  2016年開年以來,在全球供應過剩的大背景下,國際油價迎來黑暗期,一度跌破每桶30美元。其中,20日油價大跌,紐約油價收于每桶26.55美元,創(chuàng)下2003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但隨后兩天,油價連續(xù)反彈。不過,到25日油價又大幅回落。受產油國減產言論提振,油價26日再度大幅回升,紐約油價收于每桶31.45美元。

  市場人士指出,此番原油市場劇烈波動主要由技術性操作引發(fā),持倉者又到了一個空頭減持、多頭增持的翻轉時點,需要油價改變前期走勢,去迎合投機商新的操作需要。但長期來看,真實的供需基本面和美元走勢依然是決定油價的最重要因素,這也是自2014年下半年起,國際油價步入下行周期的根本原因。

  首先,從供需基本面來看,盡管油價已低于很多原油生產商的生產成本,大多數生產商仍頂著虧損壓力繼續(xù)生產。目前歐佩克沒有減產,而是要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爭奪市場份額。此外,頁巖油革命也令美國的原油產量大幅增加。與此同時,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放緩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需求。油價下跌后,甚至連美國的原油需求也未見起色。

  據國際能源署統(tǒng)計,當前國際原油市場供大于求的失衡程度相當嚴重,這一差距今年還將會繼續(xù)拉大,直到2016年底才有望開始恢復平衡。

  其次,隨著美聯(lián)儲去年12月中旬啟動加息,美元持續(xù)對其他貨幣走強,美元升值降低了以美元計價的原油的投資吸引力。美元走強使得歐洲、亞洲的消費者需以更高價格購買原油,也導致需求進一步縮小。另一方面,一些產油國貨幣相對美元貶值,意味著以美元計算的開采成本降低,從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油價。

  摩根士丹利近期的報告指出,供過于求令油價跌破每桶60美元,但從每桶55美元跌至每桶35美元的主要原因是美元走強。世界銀行26日發(fā)布最新一期《大宗商品市場前景》報告,將2016年國際油價預期從之前的平均每桶51美元下調到每桶37美元。

  在此輪國際油價波動中,中國因素被頻頻提及。對此,不少華爾街人士認為,當前持續(xù)打壓油價的主要因素并未消失,原油市場受到恐慌情緒影響,但與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并無關系。

  美銀美林全球經濟研究聯(lián)席主管伊森·哈里斯認為,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有些過分擔憂,即使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在世界范圍內看,依然是高增速。

  從各大國際機構的預測來看,2016年中國經濟增速雖然可能進一步放緩,但基本不存在“硬著陸”風險。

  高盛集團首席運營官加里·科恩認為,中國正積極推動經濟增長向消費驅動轉型,但經濟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指望消費馬上可以推動中國經濟實現(xiàn)兩位數的增長是不現(xiàn)實的,國際社會需要逐步適應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新常態(tài)。

  文/新華社記者 俞懋峰 康 逸

 ?。〒氯A社北京1月27日專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