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氣體或致波斯灣酷暑難耐
- 發(fā)布時間:2015-10-28 02:32:36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7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氣候變化》期刊26日在線發(fā)表的一篇論文顯示,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現(xiàn)在的增加速度,波斯灣周圍的極端溫濕度,在本世紀就會超過人類耐受的閾值。該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的威脅比以前想象的更大,而且在本世紀就可能出現(xiàn)。
人體可以通過蒸發(fā)汗水散熱,但前提是濕球溫度不超過35攝氏度。濕球溫度是相對干球溫度(空氣的真實溫度)而言的計量,指相對濕度達到100%時空氣的溫度,是溫度和濕度的組合計量。當濕球溫度超過35攝氏度時,人體無法自行降溫,即使身體非常健康的人,在室外生存都將遭受嚴重挑戰(zhàn)。
此次,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杰里米·保羅和艾利菲斯·埃塔海爾,使用多個高精度的區(qū)域氣候模擬模型來預測波斯灣周圍21世紀晚期——即2071年到2100年極端濕球溫度的發(fā)生幾率。他們分析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給出的兩種未來溫室氣體排放情景,并利用“代表性濃度路徑”(RCP)進行衡量。其中RCP8.5情景是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維持現(xiàn)狀,RCP4.5情景則考慮到溫室氣體的排放有所減少。
研究發(fā)現(xiàn),在RCP8.5情景下,波斯灣地區(qū)主要城市,例如阿布扎比、迪拜、多哈、宰赫蘭阿巴斯港的濕球溫度預計會偶爾超出人類生存的閾值。這意味著居住在這些區(qū)域的人,未來將受到極端天氣事件的嚴重影響。但論文作者同時強調,如果采取減排措施,達成RCP4.5的情景,則可以避免出現(xiàn)這樣極端的情況。
在《自然》雜志上隨論文出版的評論文章認為,根據(jù)MIT新出爐的模擬結果,未來波斯灣地區(qū)的溫度不僅對老年人,而且對年輕人的健康也形成了嚴峻挑戰(zhàn)。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 最嚴調控下滬深房價仍漲 人口老齡化影響三四線樓市
- 樂天大規(guī)模退出中國市場 供應商趕赴北京總部催款
- 北京16家銀行上調首套房貸利率 封殺“過道學區(qū)房”
- 10萬輛共享單車僅50人管遭質疑 摩拜ofo優(yōu)勢變劣勢
- 去年聯(lián)通、電信凈利潤均下滑 用戶爭奪漸趨白熱化
- 奧迪否認“官民不等價”:優(yōu)惠政策并非只針對公務員
- 季末銀行考核在即 一日風云難改“錢緊錢貴”現(xiàn)狀
- 美圖7小時暴跌四成 虧損業(yè)績如何支撐600億市值受拷問
- 監(jiān)管重壓下P2P退出平臺增加 網(wǎng)貸行業(yè)進入冷靜期
- 配資炒股虧損逾百萬 股民將信托公司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