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科研領域變化巨大 定位和目標更加明確

  • 發(fā)布時間:2015-10-16 06:3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二五’時期的5年中,國家出臺了很多科技創(chuàng)新方面的改革舉措,科研定位和目標更加明確,科研也更有效率了?!鄙頌橹袊茖W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成林深刻感受到了5年來科研領域的巨大變化。

  “過去,有些研究所定位不清、特色不明、優(yōu)勢不顯?!眲⒊闪指嬖V《經濟日報》記者,2011年開始,中科院要求各研究所按照“一個定位、三個重大突破、五個重點培育方向”進行前瞻布局的“一三五”規(guī)劃。根據自身優(yōu)勢,中科院自動化所確定了優(yōu)先發(fā)展的“一”個領域——智能技術,科研經費、科研崗位都向重點方向傾斜。2014年,中科院提出按照創(chuàng)新研究院、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大科學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等4種類型,對現有科研機構進行分類改革。自動化所又依據自身定位,確立了建設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的發(fā)展目標。

  經過5年的積累,今年4月,類腦智能研究中心正式在自動化所掛牌成立;8月,自動化所與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聯合的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獲批成立。自動化所長期醞釀的、發(fā)展未來人工智能科學與技術的類腦智能研究計劃由此全面啟動。

  “特色鮮明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眲⒊闪终f,這個定位讓自動化所與其他信息領域的研究所區(qū)分開來,著力于智能技術的前沿基礎研究。

  隨著科研定位和目標的進一步明晰,自動化所對科研團隊的績效考核體系也在進一步適應“頂天立地”的價值觀?!斑^去量化的東西比較多,看經費數、發(fā)表文章數和獲獎數,但有些重要成果的學術影響和社會影響是不好量化的。”劉成林說,預計未來幾年考核評估體系會有較大改變。

  5年來,最讓劉成林高興的是那些采納了一線科研人員意見的改革措施,已經在逐步落實?!氨热鐕铱蒲薪涃M管理,過去自然科學基金中勞務費的比例不能超過15%,而我們的項目經費實際有一半左右都需用于人工成本。今年這個限制放開了,勞務費比例可根據實際需要申請預算。這是很好的變化,對我們非常重要?!?

  改革也為模式識別實驗室?guī)砹死劾鄞T果:近5年來,實驗室承擔科研任務328項;發(fā)表國際刊物論文453篇;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299項,國際發(fā)明專利48項,獲得授權發(fā)明專利157項。(經濟日報記者 佘惠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