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學生個人信息不能容忍
- 發(fā)布時間:2015-09-21 02:31:13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茶余飯后
北京警方近日成功打掉一個敲詐勒索的犯罪團伙。犯罪嫌疑人利用掌握的大量學生信息,打電話給家長,準確說出孩子的姓名、出生年月、就讀班級以及家長的姓名、工作單位和地址,并警告家長花錢“消災”,否則孩子將受傷害。此案暴露出學生個人信息泄露的安全隱患,決不能容忍。
學生個人信息泄露并非個案??旆攀罴倭?,一些家長的手機會“準時”收到培訓班廣告;該中考了,家長手機會收到臨考培訓班的招生電話……各樣精準“信息服務”送達的背后,是不法分子利用各種手段買賣學生個人信息,并施展狂轟濫炸信息騷擾。貌似“貼心”服務,骨子里是謀利企圖,甚至可能借機實施詐騙或敲詐勒索犯罪。
為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我國不斷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例如,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刑法修正案(九)增加規(guī)定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電信和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guī)定》《寄遞服務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管理規(guī)定》等一批規(guī)章也已經(jīng)有針對性的規(guī)定。但現(xiàn)實狀況要求,應有一部專門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法律。
充分保護公民尤其是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既要不斷完善法律規(guī)章,扎好籬笆,又要重視落實,嚴格執(zhí)法。目前各地頻頻發(fā)生的學生個人信息泄漏案件表明,未成年人個人信息保護力度亟待加強。
治理學生個人信息泄露,查清泄露源頭是難點。電信、教育等管理部門應與公安部門相互配合,形成打擊合力,嚴查學生個人信息泄漏背后的非法交易,順藤摸瓜找到學生個人信息泄露的源頭,以此為突破口拔掉“根系”,鏟除信息泄露、交易存在的土壤。學生家長也應繃緊個人信息安全這根弦,不隨意留下個人信息,遇到個人信息被泄漏及非法侵害時應果斷向有關部門反映和報案。希望全社會一起努力,為學生個人信息安全多加幾道安全鎖。
?。〒?jù)新華社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 最嚴調控下滬深房價仍漲 人口老齡化影響三四線樓市
- 樂天大規(guī)模退出中國市場 供應商趕赴北京總部催款
- 北京16家銀行上調首套房貸利率 封殺“過道學區(qū)房”
- 10萬輛共享單車僅50人管遭質疑 摩拜ofo優(yōu)勢變劣勢
- 去年聯(lián)通、電信凈利潤均下滑 用戶爭奪漸趨白熱化
- 奧迪否認“官民不等價”:優(yōu)惠政策并非只針對公務員
- 季末銀行考核在即 一日風云難改“錢緊錢貴”現(xiàn)狀
- 美圖7小時暴跌四成 虧損業(yè)績如何支撐600億市值受拷問
- 監(jiān)管重壓下P2P退出平臺增加 網(wǎng)貸行業(yè)進入冷靜期
- 配資炒股虧損逾百萬 股民將信托公司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