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推行“六權治本”
- 發(fā)布時間:2015-06-09 11:35:19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山西省委提出“六權治本”并選擇呂梁市、孝義市和省交通廳作為試點,半年多來效果如何?記者近日作了調查。
“六權治本”試點
“系統(tǒng)性、塌方式腐敗”發(fā)生后,山西廣大干部普遍認為,問題的根源是沒有擰緊理想信念“總開關”,對腐敗沒有從嚴防范和查處,致使權力濫用。
山西出現的腐敗問題主要集中在煤炭、土地、交通等重點領域和一些關鍵環(huán)節(jié)。山西省煤炭廳原廳長、幾大省屬國有煤炭企業(yè)相關領導都因腐敗被查;原國土廳長、數個地市原國土局長均涉嫌腐??;交通廳腐敗窩案涉及240多人,兩任廳長均成為腐敗分子。
要根治腐敗,就必須強化對這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2014年12月召開的山西省委十屆六次全會圍繞如何“加強制約和監(jiān)督權力,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提出“六權治本”,即依法確定權力、科學配置權力、制度約束權力、陽光行使權力、合力監(jiān)督權力、嚴懲濫用權力。
亮出權力“家底”
山西選取腐敗問題較為嚴重的呂梁市、孝義市和省交通廳作為試點,以“三清單、兩張圖、兩平臺、一監(jiān)督”為載體,推進“六權治本”。
三個試點單位制訂“三清單、兩張圖”,即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編制行政職權運行流程圖和行政職權運行風險防控圖。
山西省交通廳過去權力過分集中,囊括了全省交通建設管理資源,在依法確定權力過程中,他們從最初梳理的8類267項權力最終確定為8類191項。同時,按照權責一致原則建立責任清單和2類11項負面清單。
為科學配置權力,省交通廳綜合規(guī)劃處將該處室的預算管理和政府采購權劃轉財物收費管理處,實現項目審批和預算安排相對分開。
“兩平臺”是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和政務服務平臺,是一種權力的制衡措施,也是權力陽光運行的載體。
2012年以前,“一煤獨大”的呂梁GDP增速和財政收入連年在全省名列前茅,公共資源交易量也在逐年加大,少數領導干部插手公共資源配置,設租尋租,濫用權力,官商勾結,權錢交易。“六權治本”實施以來,呂梁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原來建設工程、政府采購、國土資源交易和產權交易四大類交易事項的基礎上,將農林水、交通、藥品和醫(yī)療器械采購事項全部納入中心交易范圍,實現重點領域所有交易進平臺、平臺之外無交易。
交通廳也加強交通運輸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和交通運輸政務服務平臺建設,依法必須招標的項目全部進入平臺交易,力避發(fā)生過去由于招標不公開不透明導致的腐敗窩案。
孝義市建立權力監(jiān)督聯(lián)席會議制度,聯(lián)席會議由市委書記統(tǒng)籌協(xié)調,每三月召開一次全體會議,主要研究監(jiān)督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
“跑關系”沒效果
記者了解到,呂梁市、孝義市和交通廳試點“六權治本”后,隨著權力邊界的清晰,進一步規(guī)范了權力運行,減少了腐敗空間。呂梁市發(fā)改委主任權威說,通過梳理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進一步明確哪些行為是職責范圍內的,哪些事是不能干的,工作人員依法依規(guī)辦事的意識進一步加強了。
在呂梁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某招標代理公司經理李中剛告訴記者:“以前把精力都放在了跑關系上,現在跑也不管用了。我們把勁都用在提高自身業(yè)務素質和服務水平上?!?/p>
山西省交通廳以此為契機推動交通投融資體制改革,過去公路投資人應招標不招標,建一段高速公路便違規(guī)設立一個建管處,使資金資產管理混亂。在“六權治本”推動下,交通廳拿出30個BOT項目、16個TOT項目公開招商引資,引入社會資本,改變建管合一的高速公路建設和運營體制。
為加強鄉(xiāng)村兩級對權力的制約,孝義市以梧桐鎮(zhèn)和新義街道為試點,探索在鄉(xiāng)村兩級實施“六權治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