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財經(jīng)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殺人游戲”怎么玩不夠

  • 發(fā)布時間:2015-05-20 08:31:11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幾十年前,筆者的爺爺那一輩聚會時最喜歡搓麻將,搓完一鍋又一鍋;后來爸爸這一輩聚會時喜歡砸金花、斗地主,斗完一局又一局;再后來,到了筆者這里,聚會時最愛玩的游戲變成了“殺人”,“殺”完一夜又一夜,樂此不疲。相信有不少同道中人。

  據(jù)調(diào)查,我國的“殺人游戲”玩家已達幾百萬之眾,有些城市還出現(xiàn)了“殺人游戲”俱樂部、比賽等。那么問題來了,這款游戲為什么這么火?

  誕生于崩潰前夜的前蘇聯(lián)

  1987年,蘇聯(lián)開始處在解體前的變革之中。殺人游戲在這個世界格局即將發(fā)生深刻變化之時誕生了。

  這一年,蘇聯(lián)莫斯科大學心理系的一位學生迪米特里·達維多夫發(fā)明了這個后來被廣泛稱為“Mafia(黑手黨)”的游戲。達維多夫在大學讀書的同時,也在一所高中兼職教課,他決定利用這個兼職機會完成自己的論文——把自己發(fā)明的這套“殺人游戲”教給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研究“花時間”背后的心理機制。

  無心插柳柳成蔭。此后,“殺人游戲”開始在蘇聯(lián)其他學校流行起來,并頑強跨越過蘇聯(lián)當時還并不十分開放的國界,傳播到了歐洲以及美國。如今這個游戲已經(jīng)遍及世界各地,它被認為是1800年以來50種具有歷史和文化意義的游戲之一。

  在那個時候如果你會玩殺人游戲,就等于一個賣鞋的銷售員來到還沒人穿鞋的非洲大陸——相當受歡迎。1997年科幻作家安德魯·普洛特金對“殺人游戲”的規(guī)則做了一些改進,賦予了它“狼人”的主題,貼合“殺人游戲”中“殺手”白天正常、晚上不是人的特性。而現(xiàn)在不論是名字叫“狼人”還是“殺人”的游戲,變種繁多,加入的角色各異,使游戲變得更加刺激而富于挑戰(zhàn)。至于它的紅火程度是怎么樣呢?中國的情況筆者就不說了,有目共睹。在美國IT界,不會玩狼人游戲,或者不會玩變種復雜的狼人游戲,你都不好意思參加同行聚會。

  本身是一場權力陰謀+多數(shù)人暴政

  “殺人游戲”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不詳,有說是在1999年由硅谷歸國的留學生第一次傳到上海的,21世紀后“殺人游戲”開始了在全國中大型城市年輕人當中的傳播之旅。

  這個以欺騙、詭辯和操控為標志的游戲憑什么火遍全世界呢?

  英國雜志《連線》曾給出這樣的解讀:這個讀心理學專業(yè)的學生在發(fā)明這個游戲的時候,他正生活在一個向人民隱瞞了一個死傷巨大的核災難長達30多年的政權統(tǒng)治下(1957年蘇聯(lián)烏拉爾地區(qū)發(fā)生核爆炸,其威力相當于1945年美國投在廣島的原子彈的100倍,事后當局封鎖信息,直到1989年才將該次事故公布于眾),從本質(zhì)上來說這有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是:知識到底有沒有用?殺手們占據(jù)的唯一優(yōu)勢是他們知道互相的身份,并以此把世界分割成“擁有權力的少數(shù)人”和“無辜的大多數(shù)”,這中間的動態(tài)平衡代表了人類社會最普遍的一種特征。

  回想一下你玩過的“殺人游戲”,憑一個眼神,一次證據(jù)不夠充分的懷疑,一句“趕緊投票投死這個人試試殺手”的煽動下,輕易決定他人的生死。在這種民主為名的多數(shù)人“暴政”之中,操縱欲被大大滿足的感覺怎么樣?

  游戲滿足了征服欲和破壞欲

  說到這兒,你可能會覺得哪有這么玄乎?還跟政治掛上鉤,我就是覺得玩得自在,過癮,沒想那么多。

  是的,畢竟還是個游戲嘛!很久以前研究游戲的學者就討論過,這是通過剩余精力的宣泄,使壓抑情感以一種無害于社會的方式得到釋放和凈化,游戲的快感大多來源于此。

  而在“殺人游戲”中,快感也與游戲本身的身份角色塑造有密切關系。在“殺人游戲”中愉悅感最強烈的不是德高望重的“法官”,不是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的“警察”,也不是普通“平民”,而是隱藏在暗處隨時“殺人”的“殺手”。

  難道大家都有一種強烈的破壞欲?我們大可大方承認。征服欲是一種原始、本能的欲望,這種欲望在現(xiàn)代社會中經(jīng)常被各種各樣的外因壓抑,只能通過虛擬空間釋放出來,深藏在心底的窺視他人和破壞正常生活秩序的欲望,借此得到正當化。

  而“殺人游戲”就是以嚴格的身份認同作為游戲開展的引導線,使玩家在虛擬的秩序結構中自由發(fā)揮游戲中的身份,從而獲得自我滿足的愉悅感。

  當然愉悅過頭也有副作用。比如,小兩口抽中不同角色,男朋友一直努力保護女朋友,可直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裝無辜被保護的才是真正兇手,另一方捶胸頓足“原來你是這樣的人”,然后導致鬧掰的事情也不是沒發(fā)生過。

  (據(jù)《壹讀百科》)

  ●多知道點兒

  玩得越好的人,越會撒謊嗎?

  那怎么樣才稱得上會玩“殺人游戲”?越會撒謊就越高超嗎?

  倫敦城市大學心理學Simon Moore教授認為,直接撒謊比其他的戰(zhàn)術,比如夸大其詞,會引發(fā)更強的心理反應——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增強……這就帶來一個更大的挑戰(zhàn)?!爱斈慵傺b震驚或生氣(別人懷疑你),這其實是很高難度的一個事情。當人們努力想要掩蓋別人控告的事實時,一般先開始會假裝憤怒,‘你怎么敢這樣問我?’然后再轉(zhuǎn)變?yōu)榉磳?,因為從心理上來說情感是很難模仿的,而憤怒又是情感里面最容易偽裝的”。意思就是,在撒謊的同時打好“情感牌”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

  在高手兼游戲發(fā)明者達維多夫看來,如果你是個平民,最好的策略是說實話;但如果你是一個殺手又經(jīng)常跟同一撥人玩的話,最好還是保持一個誠實的名譽。而一些報道和研究也指出,殺手能贏的最佳機會是和無辜的鄰居搞好關系,好到任何不帶情感的理智分析都影響不了鄰居對你的信任。

  按筆者的理解就是,玩贏了一次兩次“殺手游戲”可不算會玩,到了哪局你說你是殺手別人都不信,才叫真正的大贏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