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12平米承租規(guī)定 為何難治蘭州群租亂象
- 發(fā)布時間:2015-04-23 11:08:00 來源:中國甘肅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4月,隨著西部商報聯(lián)動蘭州市公安局戶政處流動人口管理大隊,共同啟動針對出租房進行整治的“清理暗角行動”之后,各類出租房問題接踵而至,特別是隱身城區(qū)樓院內的群租房更成為市民控訴的焦點:屢投訴、屢管,屢管、屢投訴……群租房管理緣何陷入怪圈?本報記者進行了多日的走訪調查。
市民:屢次投訴屢次復燃
原本可供一家人居住的房間,一下子住進20多個人,每天這些人來來往往,上下樓的腳步聲、說話聲、開門聲、打鬧聲,無時無刻不困擾著家住王馬巷的宋先生。多次勸說無果,宋先生開始向物業(yè)、社區(qū)、公安、媒體等反映投訴,但往往只會好上幾天,幾天過后又恢復常態(tài)。而到了深夜,各種各樣的生活垃圾總會從天而降落在宋先生家的防護欄上。同樣,飽受折磨的還有家住白銀路的郝女士,自從樓上的住家將房子租給一個飯館給服務員當集體宿舍后,她的噩夢也開始了:一套房子里住著十多個人,且是男女混住,經常凌晨三四時才回來,喧鬧聲不斷,抽水馬桶幾分鐘就會響一次,有時晚歸者還會把每家每戶的電子門鈴按一遍?!八蜗壬眰冇行┙^望:難道就沒人能徹底解決這事嗎?
龐大的群租房客,正真實地生活在我們的身邊。來自蘭州市公安局戶政處流動人口管理大隊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3月30日,蘭州市流動人口累計登記已突破150萬大關,達到1547289人。
群租者:房租便宜 男女混住 將就吧
在七里河區(qū)建西東路一樓層上的出租房內,一套六七十平方米的房子里,住著將近20名外來打工者。屋內雜亂不堪,放著高低床、大通鋪、行軍床、簡易床……這里更像一個床的陳列館。當西部商報記者隨著轄區(qū)民警進入該房間時,坐在床邊,低頭不語的阿羅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三十出頭的阿羅是隨丈夫一起來蘭務工的,丈夫做的是木工,她打些小工。阿羅說,由于地方狹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盡管起居十分不便,但由于房租便宜,大家也只能將就著住,說到這里,阿羅的臉下意識地紅了起來。什么男女有別、個人空間、隱私,在人均百元的低價房租面前都可視而不見,阿羅的窘境并非個例,這只是群租客的一個縮影。迫于經濟壓力的群租客們,在期待“夢想照進現(xiàn)實”的時候,面對現(xiàn)實的殘酷,他們常常會不堪重負,甚至萌發(fā)沖動逃離蘭州。
警方:出租屋內居住多少人 警方無權干涉
截至2015年3月30日,蘭州市累計登記出租房屋129284戶。4月21日,蘭州市公安局戶政處流動人口管理大隊通報最新數據,這意味著至少有12萬人在當房東。而蘭州市公安局流動管理人口大隊張心惓隊長告訴記者,這個數據并不全面,因為許多房東尚未到轄區(qū)派出所進行有效登記,游離在警方監(jiān)管之外。從今年3月起至6月,蘭州警方將開展為期三個月的流動人口集中宣傳及出租房屋清理整治專項行動,截至目前,蘭州警方已處理違反暫住人口租賃房屋管理規(guī)定的行為136起。此時,中介、房主們也在時刻關心注視著政府下一步的動態(tài),如何規(guī)避風險,讓自己的現(xiàn)實利益最大化。
“一房東、二房東,甚至是三房東,層層轉租之后,出租房徹底失控,很多變成了群租房?!碧m州市公安局戶政處副處長顏宗國告訴西部商報記者,作為監(jiān)管部門,他們往往面臨無法可依的困惑。因為根據現(xiàn)行法規(guī),他們只是對承租人和居住人的信息進行登記,督促租房者辦理居住證,只要租房者是合法公民,不從事違法活動,至于出租屋內居住多少人,警方無權干涉,也沒有相關法律進行規(guī)定,所以居民在反映群租房亂象后,警方只能進行調解、教育,并要求房東對出租房屋要嚴加管理,并盡安全注意和監(jiān)督義務。
調查:軟標準難撐大局
“開門上床,伸手碰墻,排隊如廁”,這是群租房租戶們對自己居住環(huán)境的生動描繪,而這樣的居住環(huán)境,也埋下了極大的消防、盜竊甚至入室搶劫等安全隱患。既然群租房的噪音和衛(wèi)生問題極易引發(fā)鄰里糾紛等社會問題,那么對出租房屋管理是否有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呢?
2011年2月1日,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發(fā)布的《商品房屋租賃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該辦法明確規(guī)定出租房應當以原設計的房間為最小出租單位,人均租住建筑面積不得低于當地人民政府規(guī)定的最低標準。那么,蘭州規(guī)定的人均租住建筑面積最低標準是多少?幾經周折,記者找到了2009年蘭州市政府出臺《蘭州市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該《辦法》第十四條第二項規(guī)定:用于居住的租賃房屋應當具備基本的生活設施,符合安全要求,其中人均承租建筑面積不得低于12平方米。但是記者又發(fā)現(xiàn),該《辦法》只是對“人均承租面積”作出了簡單規(guī)定,并未對違反本條規(guī)定應如何處罰作出具體要求。
甘肅誠域律師事務所副主任王克明認為,該《辦法》屬于地方政府規(guī)章,其行政處罰設定權是極其有限的。與此同時,蘭州市房地產交易中心租賃部的工作人員實際遭遇恰好印證了王克明律師的觀點。該工作人員稱,他們的主要工作是辦理房屋租賃登記備案手續(xù),且只要求房東對出租的房子進行申報,并不是強制要求房東辦理租賃登記備案,所以實際操作中,很少有人主動來辦理登記備案。
最低的人均承租建筑面積標準有了,可是由于沒有細則及相應的處罰規(guī)定,這個標準仍如空中樓閣。
如何管理群租房?物業(yè)公司也在四處取經。一物業(yè)公司高管稱,2013年6月,南京一小區(qū)物業(yè)就針對群租房出臺了一個“吃螃蟹”的規(guī)定,該物業(yè)將人均20平方米作為界定是否為群租的標準,即一套140平方米的房子超過7個人租住,就算群租。達到群租標準的,物業(yè)要求租住者到派出所辦理暫住證,并根據暫住證發(fā)放臨時出入證,一套140平方米的房子只提供不超過7張臨時出入證,其他人要進出就麻煩了?!巴ㄟ^這種制造‘麻煩’的形式,來達到讓群租客離開的目的,或許這是一個好辦法。”但該物業(yè)公司高管表示,據他所知蘭州尚未借鑒這類管理辦法。
治理背后:城市外來人口困局
然而,一旦動真格地整治群租房后,原來的這批租戶又該到哪里去?。勘本┮呀涢_始啟動用正規(guī)的“集體宿舍”替代群租房的計劃。2013年,北京市住建委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們正在探索研究兩種方式,一是在城鄉(xiāng)接合部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公租房;二是城區(qū)將建設一些條件較好的“公寓”,提供給收入穩(wěn)定的人群租住。而城區(qū)這種租賃房不會像公租房那樣設置門檻,而是公開面向社會,包括外地戶籍在京工作人員。
同樣,蘭州也身處城市外來人口困局之中。隨著蘭州的快速發(fā)展,流動人口不斷增加,給蘭州發(fā)展注入巨大活力,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矛盾和問題。我們十分期待有關部門立法、服務和管理的觸角及早深入其中,莫讓群租房成為這座城市管理的暗角、真空地帶。(西部商報 記者 都一鳴 實習生 周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