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兒井:綠洲血脈
- 發(fā)布時間:2015-04-14 00:31:44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吐魯番市原種場,70歲的老人阿爾西丁·力提甫講述著自己56年掏撈坎兒井的歷史(4月2日攝)。他說,坎兒井流淌的是他們的血液,如果干了,他們就死了。
新疆吐魯番是我國最熱的地方,也是全國陸地平均海拔最低的地區(qū),在這片富饒的綠洲下面,有著與長城、大運河并稱為我國古代建筑史上的三大工程之一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兒井。坎兒井里流淌著的涓涓細流養(yǎng)育著這片沃土,也滋潤著世代生活在這里的各族人民。
坎兒井在我國集中分布于新疆吐魯番地區(qū),其產生歷史可追溯到漢代,是新疆各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智慧的結晶。古老的坎兒井是由若干個豎井、地下暗渠以及地面明渠和“澇壩”組成,當地老百姓會巧妙利用山的坡度,鑿豎井、通暗渠,在荒坡戈壁上,引水在暗渠中奔流,到達綠洲盆地則流入明渠,供老百姓汲取飲用及灌溉桑田。在年降水量不足20毫米的吐魯番盆地,每到冬閑季節(jié),當地農民就會自發(fā)對坎兒井掏撈清淤,以保證來年的出水量。
作為絲綢之路上少數還在延續(xù)利用的“活的文化遺產”——坎兒井至今仍在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2009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新疆吐魯番盆地1108條坎兒井中,僅剩下278條有水。為了保護這一“地下長城”,在國家文物部門的支持下,從2009年底開始,新疆坎兒井維修工程率先在吐魯番地區(qū)啟動實施。至今,吐魯番地區(qū)坎兒井保護加固工程共完成四期,累計投入資金4500萬元,已加固維修108條坎兒井,四期維修工程累計維修加固暗渠約18千米、掏撈清淤約600千米、加固豎井口1萬余個,遺址本體得到妥善保護,最大限度遏制了坎兒井的消亡速度,確??矁壕挠行нz存。
眼下,吐魯番大地剛剛完成“開墩”(開墩是指將埋入地下越冬的葡萄藤重新挖出來),再過幾個月,當這片大地再次披上綠裝的時候,一條條重新煥發(fā)活力的坎兒井、一眼眼潺潺甘泉,孕育出一片片蔥蘢茂盛的葡萄田。在“火洲”的一年四季里,坎兒井正在用它的清冽與甘甜滋潤著這里的土地、滋潤著這里的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