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財經(jīng)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清正廉明的“五子棋局”

  • 發(fā)布時間:2015-03-09 08:31:01  來源:農(nóng)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記者杜宇

  人生如棋局,落子收官之間品性盡顯。面對房子、票子、“帽子”,一些黨員干部無法繞開權(quán)力利益親情的糾纏。吳波,這位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五任財政部長,下出了一盤令人震撼的“五子棋局”,展現(xiàn)出一位共產(chǎn)黨人信仰堅定、清正廉明、克己奉公的崇高風范。

  如今,他離世已有10載,然而這種品格猶如高山,離得越遠,越覺得偉岸。

  房子:不留私產(chǎn)給后代,兩立遺囑歸公

  北京,萬壽路西街甲11號院4號樓1101室和1103室,這是吳波生前的居所。兩套房子200多平方米,地處市區(qū)西四環(huán)以內(nèi),按照如今的房價,已值千萬元。

  房改時,不買。晚年,兩立遺囑,堅持歸公。這,就是吳波的選擇。

  “我參加革命成為一個無產(chǎn)者,從沒有想過購置私產(chǎn)留給后代。因此,我決定不購買財政部分配給我的萬壽路西街甲11號院4號樓1101、1103兩單元住房。在我和我的老伴邸力過世后,這兩單元住房立即歸還財政部。我的子女他們均已由自己所屬的工作單位購得住房,不得以任何借口繼續(xù)占用或承租這兩單元住房,更不能以我的名義向財政部謀取任何利益?!?/p>

  遺囑,擲地有聲。在秘書和親屬的見證下,立于2000年10月9日,當時吳波已經(jīng)94歲高齡。2003年,老人身體多病,經(jīng)常住院,對去世后房子交公的事放心不下,于是又將第二份內(nèi)容一致的遺囑寫給時任財政部部長項懷誠。2005年2月20日,吳波平靜地走完了99年人生。

  票子:“公”錢精打細算,“私”錢不為私用

  盡管守著財政部這座“財神廟”,對“公家”的錢,吳波的精打細算卻是出了名的。

  在困難時期,財政部為了解決干部食堂吃菜問題,決定要用柵欄圍一塊空地種菜。當時行政司準備花200元建竹籬笆墻,寫報告請吳波同志批準。他卻批示要重新計算,看看是建竹籬笆墻省錢還是拉鐵絲網(wǎng)省錢。結(jié)果因為能省20元,選擇了拉鐵絲網(wǎng)。

  生活中,吳波也不喜奢華,更反對浪費,吃穿用簡樸至極。襯衣露著毛邊,睡衣補著補丁,一日三餐粗茶淡飯。

  簡樸,不是錢少。對“私人”的錢,吳波常常不為私用。曾任秘書陳紀祥說,國家每個月給吳老52塊錢的保姆費,他全交了黨費,保姆費則從自己工資里扣。他經(jīng)常給社會捐款。家鄉(xiāng)的人有困難,只要給他寫信,他就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救濟父老鄉(xiāng)親。

  吳波逝世后,留下的存款僅5萬元。除去喪葬費用,幾乎沒有什么剩余……

  車子:私事不應享受因公出差的待遇

  公與私的界線,在吳波看來,是嚴格清晰的。

  1982年,應時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張勁夫的邀請,吳老和夫人決定回老家安徽看看。期間,安徽省委先后兩次派車到火車站接送?;鼐┥匣疖嚽?,吳波委托省委辦公廳主任將50元汽車費轉(zhuǎn)交汽車隊。他認為這次到安徽是私人的事,私事不應該享受因公出差的待遇,否則就是公私不分了。

  據(jù)財政部退休老干部王韶光回憶,當年吳波每個月都要買一張月票,星期天到醫(yī)院看病號,或去老同事、老同學家串門,都是擠公共汽車。

  “帽子”:是向人民承擔責任的標志

  在一個沒有嚴格離、退休規(guī)章制度的年代,老同志是否離開領(lǐng)導崗位完全看身體情況和工作需要。

  1980年,為帶頭支持干部年輕化,74歲的吳波作出了一個令人震撼的決定,主動給中央寫報告“讓賢”。

  據(jù)原財政部辦公廳檔案處處長馮潤來回憶,中央任命他為財政部長不到一年時間,吳波主動提出來,自己年老體衰,尤其是改革開放財政任務重,特別需要年富力強的同志來主持財政部黨組的工作。

  職務和地位,在某些人眼里等同于財富和利益。但吳波曾說,職務和地位只不過是向人民承擔責任的標志,職務越高,責任越大,肩上的擔子越重。

  兒子:路要靠自己走,靠父母不能長久,那是一種沒有出息的表現(xiàn)

  在孩子們眼中,吳波作為父親,不僅不讓沾他這個大官的“光”,有時還“嚴苛”到干擾他們的“進步”。

  長子吳本寧,自1955年9月起報名去甘南支邊,40多年來一直生活在甘肅舟曲縣,直至去世。吳波的老戰(zhàn)友曾想幫他調(diào)到蘭州市,被老人知道后攔住了,他說絕不能用自己的影響為兒子謀好處。

  三子吳威立,清華大學畢業(yè)后分配到國家機關(guān)工作,當年在單位變革尋找新去處時,國資局成立,組織上想把他調(diào)進來,吳波認為兒子不能在自己管轄的單位工作,堅決攔住了。

  幼子吳本立,曾在北大荒支邊開拖拉機,后自己考上教師,被領(lǐng)導“特殊關(guān)照”去香港進修,吳波聽到后給北大荒領(lǐng)導打電話取消了他的進修資格,把名額給了其他教師。

  吳波曾說:“路要靠自己走,不能依靠父母??扛改覆荒荛L久,那是一種沒有出息的表現(xiàn)。”

  ……

  “面完達摩十年壁,換得金剛百煉身。今日靈山問證果,此生猶愧凈無塵。”這是吳波對自己革命生涯的概括,也是這位共和國部長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據(jù)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