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文化先行
- 發(fā)布時間:2014-11-29 16:19:1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福州11月29日電(記者 孫曉錚)在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看到摩洛哥著名旅行家、阿拉伯人伊本·白圖泰的雕塑,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駐華大使加尼姆·希卜里感到非常自豪。白圖泰元朝時曾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到訪中國主要港口泉州。
“能看到中阿擁有如此悠久歷史的關系再度復興,我很高興,”他說。
由文化部外聯(lián)局發(fā)起的第二屆駐華外交官“文化中國行”活動26日至29日在福建泉州舉行。來自埃及、緬甸、韓國等15個國家的外交官深度探訪了洛陽橋、開元寺等文化歷史古跡,參觀了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和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了解了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文化淵源。
外交官們紛紛表示,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動將助力“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
秘魯駐華公使銜參贊胡安·米蓋爾·米蘭達認為,文化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他說:“古老的海上絲綢之路連接了東西方,而現(xiàn)在我們要重新建設一條現(xiàn)代的海上絲綢之路來讓我們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文化的交流可以讓國家忘掉分歧而去關注我們可以團結連接在一起的地方?!?/p>
緬甸駐華大使帝林翁表示人與人的聯(lián)系在這個時代變得更加重要,“此時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很好的戰(zhàn)略構想。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文化雖然不同,但是我們要尊重不同并且共同發(fā)展?!?/p>
帝林翁說:“泉州之行我們了解到,繁榮一時的泉州港曾因為封閉的政策導致了階段性的衰敗,而如今它又重新繁榮起來。這說明國家與國家之間共同繁榮發(fā)展的必要性,文化可以起到鼓舞人心、推進更好溝通交流的作用。”
塞內加爾駐華大使阿卜杜拉耶·法勒也有著相似看法,他說文化可以增進人們相互理解,進而推動改變世界。
“我的國家塞內加爾是西非的一個很小的國家,是文化讓世界上的人們開始了解我們。1963年第一屆黑人藝術節(jié)在塞內加爾舉行,在那之后世界開始關注并了解塞內加爾。文化與外交是發(fā)展以及改變的伊始?!彼f。
“我們這次來泉州的文化活動也一樣,分享泉州悠久的歷史,以便我們更加了解這個海港城市,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法勒說。
他認為塞內加爾和泉州未來的合作前景廣闊?!半m然我們在非洲大陸的另一端,但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相信可以擴展并延伸到塞內加爾?!彼赋觯磥砼c中國的合作會在文化經濟等各方面展開,其中,漁業(yè)方面的合作已經展開。
希卜里表示在泉州見證了這里和阿拉伯世界的文化淵源。歷史上中國和阿拉伯世界的關系一直很好,而“更好的時代正在靠近?!彼f。
與此同時,他也提出建議,認為具體的“一帶一路”建設計劃還需細化落實,例如如何連接泉州與阿拉伯灣,港口之間如何合作等。
韓國駐華公使銜參贊金辰昆說,“借助文化交流活動,向外交官們介紹中國的文化很重要,同時,給他們機會介紹自己的文化也非常重要,這樣才會吸引更多國家積極主動參與?!?/p>
金辰昆說,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可以文化先行,中國需要和沿線國家一起謀求共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