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房貸證券化為何叫好不叫座

  • 發(fā)布時間:2014-10-22 01:00:1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周義興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行“9·30房貸新政”出臺半個多月,已在各地樓市掀起不小波瀾,而作為新政另一個重要武器的房貸證券化也引起了各界廣泛關注。業(yè)內人士表示,房貸證券化或將撬動十萬億房貸資金。不過目前情況表明,銀行對此興趣不高(東方早報)。

  理論上,隨著房貸款證券化的推進展開,可以在為銀行提供更多流動性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使銀行貸款錯配問題得到一定緩解。這樣的結果對銀行來說應該是一件好事。但銀行為什么會興趣不高呢?筆者認為,市場預期與利率水平或許是主要影響因素。

  首先,從市場預期角度看,受之前限貸限購樓市調控政策的影響,目前大多數城市尤其二三線城市房價正處于上下兩難盤整時期。也就是說,對今后房價走向漲跌作出預判,不但對業(yè)內人士來說是件難事,而且對銀行來說同樣也難以把握。加上房貸時間長與利率低的因素影響,作為早已將市場化作為經營目標且尚不缺少流動性的銀行,在此條件下,對房貸證券化推進興趣不高或者觀望,顯然是一種可以讓人理解的市場理性。

  其 次 , 從 房 貸 證 券 化 市 場 前 景 角 度 看 。 一 方面,國內房貸尤其是其中的個人房貸,由于銀行在放貸前有著相對嚴格的審查程序,從來就是一塊銀行優(yōu)質資產。就此而言,銀行對房貸證券化態(tài)度不積 極 也 可 以 理 解 ; 同 時 , 對 投 資 者 來 說 , 現(xiàn) 在 市場,包括銀行理財產品在內的各種投資品,不僅林林總總,而且與投資房貸證券相比,不但在品種上可以有多種選擇,并且還具持有時間與收益高的優(yōu)點。所以,在此市場前提下,不止銀行對房貸證券化興趣不高是件正常的事情,即便銀行真的推出房貸證券,投資者也不會有多大的興趣。

  筆者在此還想多說一句,由于國內房貸證券化與美國“兩房”(房利美 房地美)形式有一定相似性,所以國內有相關人士也將國內房貸證券化稱作是中國版“兩房”。其實,與美國“兩房”將貸款發(fā)放給不具有償還能力買房人相比(也因此有“次貸”之稱),國內個人房貸由于貸前有嚴格資格審查程序,與美國“兩房”間沒有可比性,根本就是兩碼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