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全國人大代表王利平:網絡交易打假要常態(tài)化

  • 發(fā)布時間:2015-03-04 16:4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佘惠敏 郁進東  責任編輯:王斌

  “互聯網營銷渠道對現代企業(yè)越來越重要,我們集團的網絡銷售額每年都有兩位數的增長率。但目前線上打假遭遇多種困境,既無法滿足消費者維權要求,也不利于電子商務長遠發(fā)展?!苯衲陜蓵?,全國人大代表、廣博集團董事長王利平帶來了關于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實施網絡打假的建議。

  2014年我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49.7%,達到2.8萬億元,網店規(guī)模超過8000萬家。但與此同時,部分電商產品質量低劣、銷售欺詐、維權艱難等問題突出,網購投訴率居高不下。

  王利平認為,目前網絡打假瓶頸主要表現在:一是電商平臺漸成“諸侯”,掌握有關賣家、售假、投訴等大數據,信息不透明,執(zhí)法部門線上打擊面臨“技術壁壘”。二是電商產品監(jiān)督存在抽樣和追溯“兩頭難”,電商產品賣家多、變動快,調查取證困難。三是電商打假涉及質檢、工商、公安、通信等多個部門以及電商平臺,線上打假主體多、力量散、效果微。

  “網絡交易打假要常態(tài)化?!彼ㄗh,首先要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與主要電商平臺建立信息通報制度,形成由質檢部門主導,其他部門參與,電商平臺配合的電子商務產品質量執(zhí)法協作網,特別要聯合公安、市場監(jiān)管等部門,強化“打”的成效。

  他還建議加強跨地區(qū)聯動。電商的買家、賣家、銷售平臺和生產廠家分處各地,而目前市場、質量監(jiān)管還是屬地管理。針對電商打假溯源難、處罰難,建議加強跨地區(qū)聯動。

  第三條建議是加快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監(jiān)管,建立行業(yè)質量安全聯盟。電商平臺上的賣家不僅要在平臺上進行備案,還要實行工商備案,平臺的“家法”備案后就變成全國的“國法”,提高商家違法成本。同時電商企業(yè)、電商平臺和行業(yè)協會要聯合構建行業(yè)自律網,對賣家售假、投訴情況進行公開,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機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