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jīng)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蘿卜絲紋并非判別田黃石的惟一標準

  • 發(fā)布時間:2015-07-07 09:08:58  來源:東方網(wǎng)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上世紀70年代起,我在北京萃文閣這座馳名中外的藝術殿堂從事書法篆刻工作。每天上班就是刻石頭和寫字,當時,在壽山中刻得最多的就是峨眉和高山,時常還會刻到芙蓉、善伯、杜陵坑和荔枝凍。

 ?。▓D片來源于網(wǎng)絡)

  上世紀70年代起,我在北京萃文閣這座馳名中外的藝術殿堂從事書法篆刻工作。每天上班就是刻石頭和寫字,當時,在壽山中刻得最多的就是峨眉和高山,時常還會刻到芙蓉、善伯、杜陵坑和荔枝凍。

  說句泄底的話,刻了這么多年石頭,至今只刻過一次田黃石。現(xiàn)在我還清晰記得田黃石雕刻時的感覺:刻起來很滋潤、刀走起來很舒服。當時雕刻的內(nèi)容是元朱文,心情很激動,我覺得能刻過田黃石已經(jīng)很幸運了,因為田黃乃祥貴之物,稀世之寶也。

  我的恩師,著名書法篆刻家徐柏濤,曾經(jīng)在田黃石上刻了一對“十全十美”的印紐,后來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并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有句老話叫“一兩田黃十兩金”,這應是清末民初的事兒了。到了如今這“瘋狂石頭”的年代,田黃非常少見了,更別說刻了。目前田黃石的價值是按克計算,估計沒人舍得刻,刻一次就損失一些重量。

  我聽福建的石農(nóng)講過,解放后“文革”前,誰家要是挖出一塊500克以上的田黃,就要在全村大排筵宴請客三天,像過年似的。田黃的產(chǎn)地,在距福州100多公里的壽山鄉(xiāng)邊的一條小溪上,其實就那么方圓一公里大的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壽山鄉(xiāng)也因出田黃而出了大名。多少年來已經(jīng)被翻挖無數(shù)遍了,到今天早就挖不到了。現(xiàn)在,持有田黃的藏家,誰也不愿出手,都知道田黃的價格比房子增值快,房子有漲有澇,田黃有漲無澇。

  盡管壽山石有100多種,但蘿卜絲紋是壽山石的一個基本特性,有靈性的壽山石都應帶有蘿卜絲紋,它潛藏在石頭里面,漸漸地折射出來。有蘿卜絲紋的就招人喜愛,行話叫有靈氣兒。田黃是壽山之王,必帶之。

  我曾經(jīng)把掉在地上摔壞的壽山石用蠟鍋煮,意在用蠟慢慢滲透到裂痕中去,使其不再繼續(xù)裂下去,同時也掩蓋掉那些細小的裂紋,行話叫“煮蠟”。然而我意外地發(fā)現(xiàn),被煮過的壽山石顏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顏色變深了,越好的石頭變得越深,也有的竟變成了深黃色,與田黃石很像。

  后來,遇到福建石商時,我把這件事講了,他們笑著說:我們也聽說過有人用荔枝凍、高山凍放進高溫鍋里蒸,然后再加上藥水泡就可以冒充田黃,里面的蘿卜絲紋清晰可見。

  其實,上品的杜陵坑本身就酷似田黃,蘿卜絲紋清晰可見。還有,連江黃、鹿目田、牛蛋、甚至好的高山巧色等,它們與田黃石的外形也不相上下。酷似也好、貌似也罷,但它們卻不是田黃,它們都不具有田黃石那種特有的高古和尊貴。只有見得多了、時間久了,慢慢地就能鑒別了。

  再有,就是我勸大家要少看圖片多看實物!圖片不可信,同時很容易使您的眼睛走偏,謬趣成痼,無藥可醫(yī)。

  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據(jù)說是外國的“田黃石”,我看了確實很漂亮,也有蘿卜絲紋,價格也不貴。我說,“田黃”與田黃相比,最大的區(qū)別就是,一新一老、一輕一沉。其實,這些都反映了人們對田黃的敬仰和向往。田黃少見了,能見到“田黃”也是好的。

  所以我說:田黃石必須要帶有蘿卜絲紋,沒有蘿卜絲紋的肯定不是田黃。反之,帶有蘿卜絲紋的不一定是田黃石。不能用蘿卜絲紋作為判別田黃石的惟一標準。

  作者系著名書法篆刻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