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血荒”頻現 凸顯信任危機
- 發(fā)布時間:2014-09-22 14:53:30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孔彬彬
【事件】
東莞中心血站近日傳出“全市庫存O型血僅能用5天”的消息,引發(fā)社會關注。記者隨后進行的公眾獻血情況問卷調查顯示,在從未獻血的人的原因中,“擔心血液被非法買賣”、“擔心被傳染疾病”和“獻血利益得不到保障”被人們選得較多,分別占比24.72%、35.96%和24.72%。
【聲音】
網友:我獻血有十幾次,家人也有獻血證。記得獻血證上有條“獻血者優(yōu)先用血”,可是去年家人做手術,醫(yī)院卻不肯讓家人優(yōu)先用血,讓人失望。
@奶茶Sarah:希望愛心人士伸出援手,為緩解血荒無償獻血。
#血荒#
圍觀指數:362309
【觀點】
據媒體報道,近段時間,國內多地血庫告急,“血荒”在大眾媒體上頻繁出現。
眾所周知,我國是人口大國,除了受地震等天災影響,按道理,一般情況下應該不會出現缺血的情況。但現實情況是,多地血庫缺血,很多病人因此得不到及時救治,有的甚至因此死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公眾獻血減少呢?
據統計,我國人口獻血率僅為0.87%,低于世界發(fā)達國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國家的1.01%。有人說,獻血是一種道德行為,之所以缺血,是因為公眾的道德水平下滑。也有人認為,如今醫(yī)學發(fā)達,換血者以及用血者越來越多,導致血液供不應求。上述原因或許也都成立,不過筆者認為,缺血的關鍵原因之一還是社會公眾對獻血產生了信任危機。
本月17日凌晨,誤服劇毒農藥百草枯的王霞去世。而王霞生前曾6次獻血,累計獻血量2200毫升,符合陜西省關于“無償獻血者獻血1000毫升以上本人終生無限免費用血”的規(guī)定。然而在急救過程中,王霞的家屬想要免費用血卻被告知不能。20天后,王霞因搶救無效去世。
且不論王霞的死亡是否與用血收費有關,僅當中使用血液的環(huán)節(jié)就會令獻血者心寒。除此之外,根據記者的調查,絕大多數調查對象因為“擔心被傳染疾病”、“覺得獻血利益得不到保障”、“怕血液被非法買賣”以及“怕影響身體健康”等原因而不愿獻血。其中有67.29%的調查對象認為,獻血機制不透明,公信力弱。
不可否認,我國無償獻血事業(yè)起步較晚,以美國、日本為例的無償獻血事業(yè)發(fā)達國家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以法律的形式制定了無償獻血的制度,而我國1998年才出臺無償獻血法。這些年來,我國無償獻血事業(yè)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有很多問題值得審視。
根據衛(wèi)生部的《血站管理辦法》,各地方血站不僅承擔著臨床用血采集、制備、貯存、供應和臨床輸血技術的科研任務,還需在規(guī)定范圍內開展無償獻血宣傳,更要為獻血者提供安全、衛(wèi)生、便利的條件和良好的服務。但現實情況卻不容樂觀,血庫告急刺激了所有人的神經,“血荒”引發(fā)了全社會的反思。
要重塑無償獻血的公信力,從根源上解決“血荒”問題,應該建立一個公開透明的獻血機制。政府部門積極宣傳,發(fā)動公眾參與到無償獻血當中去。同時,相關部門應該嚴控血液用途,保障獻血者的利益,并讓公眾參與到監(jiān)督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