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質檢總局:取暖器質檢三成不合格

  • 發(fā)布時間:2014-11-20 09:4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金朝力 廖天云  責任編輯:時習

  進入冬季,氣溫的下降再次“火熱”了取暖器市場。近日,國家質檢總局通報了2014年室內加熱器的相關專項抽查情況,被抽查的17家企業(yè)生產的23批次產品中,不合格率高達30.4%。其中寧波佳星電器有限公司、賽億電器集團有限公司等六家企業(yè)紛紛上榜。業(yè)內專家表示,取暖器在逐漸成為人們冬日新寵的同時,其產品質量及售后服務也應得到進一步規(guī)范和監(jiān)管。

  市場銷量 隨天冷暴增

  現時段取暖器市場可謂是擁有天時、地利,記者對北京市幾大電器商場進行走訪時,發(fā)現各大品牌的取暖器早就占據了商場里最顯眼的位置。產品種類繁多,樣式多樣,發(fā)熱原理主要有電熱絲、石英管、陶瓷、鹵素管、導熱油等幾大類型,價格也從三四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幾乎所有的取暖器上都標有自己的宣傳語,“快速發(fā)熱、送暖面廣”、“安全 不漏油”、“自動控溫 過熱保護”、“無塵 無味 無噪音”等不勝枚舉。

  對于讓人眼花繚亂的眾多選擇,一位銷售人員說,每年降溫之后但還沒供暖前是北方的取暖器市場最火熱的時候,而南方則是進入11月降溫后,市場需求就開始暴增。從近幾年的銷售情況來看,消費者對取暖器的需求也正從單一的御寒取暖發(fā)展為追求健康、安全、時尚的多元化。

  記者登錄各大電商平臺,發(fā)現在“雙11”到來之前,各類取暖器的銷量就已經節(jié)節(jié)攀升,其中月銷售量過萬的產品不在少數。而跟其他家電一樣,“雙11”當天取暖器的銷量也是異常火熱。業(yè)內專家表示,現如今電商發(fā)展如火如荼,取暖器又屬于小家電范疇,加之線上的產品價格普遍低于實體店,消費者愿意在網上買單。

    產品背后 安全隱患嚴重

  取暖器在市場的走俏,也牽引出了產品背后存在的種種安全隱患。據記者了解,近幾年國內取暖器市場屢次被曝出質檢時出現不合格產品,主要涉及的項目涉及電源連接、外部軟線、穩(wěn)定性和機械危險、內部布線、接地措施等。基于此,取暖器市場的規(guī)范度和誠信度一直在受著巨大的考驗。

  記者在走訪昌平區(qū)一家名為“星隆”的小型電器超市時,看到在門口顯眼位置擺放了大量取暖器,多為記者沒聽說過的小品牌,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記者正碰到一對年輕夫婦剛選購好某品牌一款電暖風機,在拆開包裝進行試用時,發(fā)現吹出來的暖風攜帶著一股異味,銷售人員解釋到,新機剛使用時都會有一點味道,放在通風的地方多使用幾天就會消散了。當記者追問如果味道一直不消散,是否可以按“三包”條例進行退換時,銷售員卻只解釋說味道肯定會消散的。

  而在某電商平臺上,記者也發(fā)現,以價格優(yōu)勢在銷量上領先于其他產品的小太陽取暖器,有許多是月成交量過萬的,這些取暖器價格從十幾元包郵到幾十元不等,并且都標榜著“3C認證”、“安全環(huán)保”、“質保一年”等字樣,但就銷量排名前幾的產品來說,差評和中評數為幾十至幾百不等,買家反映的問題多為產品質量和安全隱患問題,而這些問題剛好也是消費者在購買取暖器時最容易忽視的問題。

    市場魚龍混雜 急需整頓

  對于取暖器市場的不規(guī)范問題,現中國家電商業(yè)協會營銷委員會執(zhí)行會長洪仕斌指出,一方面目前國內取暖器市場并不是非常成熟,雖然有不少大的家電企業(yè)也加入了進來,但還沒有一家企業(yè)把取暖器上升為戰(zhàn)略性的產品,所以自然在研發(fā)技術、成本方面的不會投入太高;另一方面是受到了取暖器自身產品屬性的影響,很多小企業(yè)用低廉的材料和不過關的技術就可以生產出自己的產品,貼上各種被“認證”的標簽后便以低價進入了流通市場。

  家電分析師梁振鵬表示,這些不合格的小企業(yè)就是因為抓住了某些消費者貪圖便宜的心態(tài),取暖器作為季節(jié)性很強的小家電產品,很多消費者更多看重價廉而并非產品耐用性,想著要是壞了來年冬季可以再置新。

  據悉,早在2011年,取暖器行業(yè)就出臺過相應標準,目前一直在完善當中。梁振鵬認為,要想改善取暖器行業(yè)的不規(guī)范問題,各地工商局和質監(jiān)局應對市場多進行抽查,一旦發(fā)現不合格產品,要從嚴處理,要求退市、產品下架或提高罰金。消費者在選購時,也盡量選產品質量有保障的產品,別因為貪圖便宜為自己的安全填下隱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