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調(diào)價后晚高峰客流量明顯減少
- 發(fā)布時間:2015-01-04 08:31:13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責任編輯:時習
2014年12月29日,北京地鐵迎來調(diào)價后首個工作日。記者乘坐多趟地鐵后發(fā)現(xiàn),早高峰地鐵客流量未見明顯減少,晚高峰卻較調(diào)價前黯然許多。面對公交地鐵漲價的事實,通勤族“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也有市民反倒變經(jīng)濟壓力為健身動力,成了“自駕族”。
實地體驗:
晚高峰地鐵換乘站上車無壓力
工作地點在阜成門外大街,家住西紅門附近的陳女士每天都要在4號線西紅門站和2號線阜成門站之間往返,“在早上上班時地鐵人依然挺多,與調(diào)價前差別不大”。然而,令陳女士詫異的是,等到17時30分在宣武門站換乘4號線時,客流量較平時減少一半以上,“以前都要等兩三趟才能擠得上去,而今天上車非常順利”。
陳女士的這一經(jīng)歷在客流量較大的1號線和10號線得到驗證。記者17時在1號線換乘站公主墳站乘車發(fā)現(xiàn),早高峰擁擠不堪的地鐵通道內(nèi)格外通暢。工作人員也對記者表示,早上客流量還跟往日相差不大,晚上就冷清了許多。
10號線換乘站較多,直至18時30分,依然未出現(xiàn)往日擁堵不堪需要候車的情況,地鐵通道內(nèi)也敞亮了許多。
不過,地面公交卻較往日擁擠了很多。記者在展覽路及木樨地等公交站看到,排隊隊伍明顯較調(diào)價前要長。有市民分析稱,在早高峰時人們大都趕著上班,寧愿多花錢乘地鐵;而晚上時間相對寬裕,乘公交更劃算。
通勤族:北京,想說愛你不容易
“地鐵2元時代”的結(jié)束,對已在北京工作近5年的通勤族小張來說頗有些不適應。家住天通苑的他,早已習慣了每天單程4毛公交、2元地鐵的日子,“即使這樣,日子也過得緊巴巴的”。小張在南三環(huán)一家廣告公司做文案工作,雖然工資也有小幅度提高,但他依然覺得入不敷出。
小張為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個月手機話費100元,網(wǎng)費50元,水電費100元,伙食費1000元,交通費150元,買衣服及洗漱用品500元,朋友聚會花掉300元……保守算下來也得2200元,這還不算偶爾出去旅游的花費。
這么算來,每月小一半的工資都搭進去了,如今趕上地鐵公交漲價,“每月又要多支出150元交通費”。小張告訴記者,自己平時很少去電影院、酒吧等娛樂場所,周末喜歡宅在家里看動畫片。
12月29日下班后,小張像往常一樣到住處附近的農(nóng)貿(mào)市場買菜,一顆青蘿卜、一顆圓白菜就是他準備的晚餐。而在以前,他會搭配些葷菜。
“北京,想說愛你不容易?。 被匚?年“北漂”生活,小張不無感慨。
自駕族:
地鐵漲價成督促自我鍛煉的動力
地鐵公交漲價,對于像小張一樣往返距離較遠的上班族而言,壓力凸顯;而對那些住處離單位較近的上班族而言,選擇余地就大了很多。從事房屋中介工作的姚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姚先生在位于軍博附近的某地產(chǎn)中介公司上班,自己和同事在萬壽路附近合租一間房子,原來每天乘地鐵1號線,兩站地就能到公司了。如今面臨地鐵漲價,他也為每月多支出的60元感到心疼。
思量再三,姚先生決定買輛自行車騎車上班,“不光省錢,還能鍛煉身體,何樂而不為呢?”
他告訴記者,其實自己之前就有這個想法,騎著單車還能欣賞北京的夜景,只是天氣越來越冷,也漸漸沒了動力。直到 2014年11月份,在看到官方正式公布地鐵公交調(diào)價信息后,姚先生才下定決心買了一輛自行車,如今他已騎車上班半個月了。
盡管每天要騎行3公里,但姚先生表示越來越喜歡騎車上班的感覺,“不堵車,而且感覺很自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 最嚴調(diào)控下滬深房價仍漲 人口老齡化影響三四線樓市
- 樂天大規(guī)模退出中國市場 供應商趕赴北京總部催款
- 北京16家銀行上調(diào)首套房貸利率 封殺“過道學區(qū)房”
- 10萬輛共享單車僅50人管遭質(zhì)疑 摩拜ofo優(yōu)勢變劣勢
- 去年聯(lián)通、電信凈利潤均下滑 用戶爭奪漸趨白熱化
- 奧迪否認“官民不等價”:優(yōu)惠政策并非只針對公務員
- 季末銀行考核在即 一日風云難改“錢緊錢貴”現(xiàn)狀
- 美圖7小時暴跌四成 虧損業(yè)績?nèi)绾沃?00億市值受拷問
- 監(jiān)管重壓下P2P退出平臺增加 網(wǎng)貸行業(yè)進入冷靜期
- 配資炒股虧損逾百萬 股民將信托公司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