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永濤:為何A股周一的波動性高于其他交易日
- 發(fā)布時間:2015-08-31 02:35:42 來源:千龍新聞網 責任編輯:楊菲
情緒波動是導致市場短期內價格變化的主要原因,而情緒的變化較快,因此預測短期市場波動難度較大。在我國,市場情緒更容易在發(fā)酵以后,即假期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大幅波動。同時,極端興奮和極端恐慌的情緒,很容易在市場內蔓延。
我們先來看我國主板、中小板、創(chuàng)業(yè)板的牛市行情中的統計數據。
據Wind咨詢的數據統計,在2005年到2007年的A股主板牛市中,周一上證綜指漲幅平均值是0.84%,余下交易日的同口徑數據為0.20%;在2008年10月到2010年11月的中小板牛市中,中小板綜指周一的漲幅平均值為0.77%,其余交易日則為0.17%;在2012年底到2014年2月的創(chuàng)業(yè)板牛市中,周一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漲幅的平均值為0.75%,其余交易日的數據則為0.22%。
然而,這種“周一更容易上漲現象”,在歐美等成熟市場并不是很明顯。在1996年到2000年的科技股牛市中,納斯達克指數周一的漲幅平均值為0.14%,其余交易日也為0.16%。
我們認為,這很可能是由于成熟市場投資者情緒化不明顯造成的。但是,在當前情緒化仍然爆棚的A股,牛市的情緒顯然更容易在假期被點燃。
我們再來看看上證綜指漲跌幅較大的交易日。
我們統計了2000年以來,A股漲跌幅超過3%的交易日。其中,漲幅超過3%的交易日共有120個,其中37次發(fā)生在周一,占比為30.83%;跌幅超過3%的交易日共有132個,其中39個發(fā)生在周一,占比為29.55%。所以,從該統計數據可以看到,周一發(fā)生大漲和大跌的概率都要高于其余的交易日。那么,為何會出現周一波動性明顯偏高的情況呢?
在我國的權益市場中,投資者以散戶為主,其資金占比不高,但其交易頻率較高。而散戶在周末時間的交流較為充分,市場觀點更容易達到一致。然而,由于散戶的金融素養(yǎng),其投資理念和炒作更傾向于極端,這也就導致散戶經過一個假期的發(fā)酵,把市場的極端情緒放大,包括上漲過程中的亢奮和下跌過程中的恐慌。
此外,我國投資者當中,尤其是散戶,還會有一種期待,就是周末的政策。由于我國資本市場對于政策敏感度較高,如果市場近期波動加劇,投資者對于周末出臺利好政策的預期會加強。那么無論周末的政策是否能達到預期,周一的波動都有可能會因為這種預期而加劇。
另外,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劇,全球資本市場的情緒對我國投資者的影響也在增強。
近期,由于全球匯率市場波動加劇、大宗商品價格也出現大幅下降,以及美聯儲加息預期不斷加強等因素,導致全球金融市場波動較大,恐慌情緒在全球蔓延。經過一個周末的發(fā)酵,8月24日全球金融市場呈現普遍的調整。而當市場經過一段時間的冷靜,發(fā)現真實情況并未如此悲觀,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qū)的綜合指數從近期低點開始反彈,已經收復部分失地。
但是,作為A股投資者,我們應該知道,投資情緒并不改變投資價值,只是增加了短期波動。想做到能穿越市場周期并不容易,但能看清市場本質的投資者,基本不會被短期市場波動所影響,因為短期波動不改變投資價值。
信達證券 谷永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