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神州控股股東大會延遲,其與第二大股東廣電運通的矛盾再度升級。
7月25日,廣電運通發(fā)布再次向神州控股就延遲召開股東周年大會發(fā)出質疑函的公告,認為神州控股的律師回函并未清晰解答公司所提質疑,已委托其他律師再次向神州控股發(fā)出了質疑函,并將繼續(xù)追查對本次神州控股非正常休會事件的所有權利。
廣電運通提出四點質疑:股東周年大會主席是否有正當理由或目的行使其權力?提出延期股東周年大會的主要股東為何不亮出真實身份?是否所有董事都支持延遲股東周年大會?神州控股是否認為該主要股東比其他股東更為重要?
針對此事,《證券日報》記者曾向廣電運通發(fā)送采訪提綱,對方表示:目前暫時不接受媒體采訪。
廣電運通
邊發(fā)質疑函邊增持
早在6月12日,廣電運通發(fā)公告稱,神州控股因一位股東意見而延遲召開股東周年大會,公司要求神州控股董事會澄清和解釋延期舉行股東周年大會的目的,并且已正式向神州控股董事會發(fā)出質疑。
彼時,廣電運通的質疑函中表示:神州控股董事是否違反了聯(lián)交所《上市規(guī)則》第2.03(4)條規(guī)定的原則,“即所有上市公司股東都應受到公平的對待”;神州控股董事會因為一位股東的意見而臨時延遲召開股東周年大會的行為直接損害了其他股東權益。
廣電運通第一封質疑函發(fā)給神州控股后,持續(xù)增持神州控股股份。截至7月8日,公司共持有神州控股18.02%的股份,并不排除未來增加持有神州控股股權比例的可能。作為神州控股第一大股東的廣州城投甲子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廣州城投”)持有神州控股23.12%的股份,雙方持股比例已不到5個百分點的距離。
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廣電運通或基于爭奪控制權原因,對神州控股發(fā)布質疑函,廣電運通持續(xù)增持股份可能是想獲得更大的談判籌碼,以便將來再次對神州控股發(fā)起‘攻勢’?!?
另一版“寶萬之爭”
已持續(xù)三年
廣電運通與神州控股之間的矛盾并非是近一個月的事。早在2016年3月份到2017年初,廣電運通大舉建倉神州控股,迅速成為第一大股東,與神州控股管理層掀起爭奪戰(zhàn)。神州控股管理層曾嘗試通過做空股價、聯(lián)合增持等手段來實施反擊,但廣電運通持續(xù)大手筆增持。截止2017年2月8日,廣電運通已共持有3.13億股神州控股普通股,占其已發(fā)行普通股的24.67%,牢牢把控第一大股東之位。雙方爭斗在當年被市場視做港版“寶萬之爭”。
2017年2月10日廣電運通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擬在未來12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盤中交易等法律法規(guī)允許的方式,減持不超過3億股神州控股股票。對于減持原因,廣電運通解釋為:“經與神州控股經營層多次溝通、洽談,雙方在業(yè)務的相關合作方面未產生預期的協(xié)同效應?!?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廣州城投持有神州控股19.29%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廣電運通持有15.58%的股份,退居為第二股東。此后,神州控股的第一大股東一直由廣州城投把持。值得注意的是,廣州城投的背后是廣州市財政局,廣電運通的實際控制人則是廣州市國資委。神州控股和廣電運通爭奪控制權的矛盾,看似由廣電運通率先低頭宣告結束。
記者查詢神州控股董事會成員及管理層名單發(fā)現,廣電運通雖為神州控股第二股東,但公司并未在神州控股擁有過董事席位,并且未派駐過人員參與神州控股的日常經營管理。與之對比的是,神州控股董事會中的兩位非執(zhí)行董事余梓平和彭晶均有廣州城投的背景。
宋清輝表示:“上述情況并不合理,這說明廣電運通與神州控股管理層很可能已經是水火不容的狀態(tài)?!?
(責任編輯:張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