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圈的“乳癌”之殤
- 發(fā)布時間:2015-01-24 01:43:23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畢武英
1月16日,歌手姚貝娜終究沒有逃脫乳癌魔掌而不幸離世的消息令人惋惜,而就在人們以各種方式表達對她的懷念之情時,藝術圈的微信中,卻轉述著另外一個沉重的故事,故事起因,同樣因為“乳癌”。
在姚貝娜離世不久,山西大學美術學院油畫系教師王璟在朋友圈中說道,自己于2014年最后一天被查出乳癌,“當時我正在國家博物館和朋友一起看羅丹的雕塑展,腦袋懵掉。直到今天早上醫(yī)生在化療前和我談話,我還是不甘心地問了一句:確定是惡性腫瘤嗎?有沒有被誤診的可能?”王璟說,自己為此不知哭過多少次,最后才不得不決定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既然病魔選擇了我,我只能面對。”接下來,治療費不菲,除了要連續(xù)七八個月接受化療外,還將持續(xù)吃5年的藥品,這對于在普通家庭中長大,依靠工薪生存的王璟來說,的確難以承受。王璟說,她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購買自己的作品,而且還特別強調(diào),自己不接受無償?shù)木栀?,“因為我認為一個人無論何時都應該保持獨立的人格和尊嚴,我雖然病了,還是可以畫畫,慢慢畫,康復了再繼續(xù)創(chuàng)作?!?/p>
這段令人唏噓又不失尊敬的話,連同她的故事一起迅速占領藝術界的微信朋友圈。經(jīng)核實,這個年輕的女孩,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油畫系,生于1986年的她今年還不到30歲,在這個談“癌”色變的重污染時代,一些人的情緒很快被女孩的不幸經(jīng)歷帶入對病魔的恐懼與咒罵中,而另一些人,則在她的年齡背后,看到了中國當代年輕藝術家生存的困境。
其實,如果不是遇到病魔,在大學任教的王璟屬于從事藝術行業(yè)中生存比較穩(wěn)定甚至優(yōu)越的一群人,大多從藝術院校畢業(yè)的大學生,如果沒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想成為一位專職的藝術家,生活境遇不容樂觀。
筆者認識的一位80后的藝術家,畢業(yè)后想做職業(yè)畫家,但很快就發(fā)現(xiàn),如果沒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在北京吃穿都有問題,更別說負擔高昂的創(chuàng)作費用了。他很快找了一家雜志社做藝術欄目的記者,工資不高,采訪任務重,雖然留給自己創(chuàng)作的時間少之又少,但他依然堅持創(chuàng)作,哪怕每天只休息幾個鐘頭。他先是和幾位同學在北京五環(huán)外合租了一個三室的房子,由于五環(huán)外的不利交通實在不方便自己周末去看看市中心小劇場的話劇、舞臺劇,于是又搬到二環(huán)附近的一個老舊不堪的小區(qū),好在房東是個愛藝術的人,將房租降到五環(huán)外的水平,而這位年輕的藝術家,為了彌補房東的經(jīng)濟損失,每年年底都會送給房東幾幅自己的作品。
這樣的日子持續(xù)了幾年,依然沒有很好的畫廊想代理這位藝術家的作品,很多畫已經(jīng)賣得很好的同學提點他,“要想成功,就要混各種有用沒用的圈子,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認識你,在這個靠媒體、靠眼球、靠人脈的藝術圈中,想知名就要混江湖”。而這位藝術家偏又是清高不愿求人的,好在他也有自己的圈子,一些同樣清貧,有著藝術理想和文人清高的年輕人,他們畫自己的畫,有時聚在一起做一些小型展覽,盡管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樣的展覽不會有人來買畫,但是藝術家之間可以彼此欣賞、品鑒,自娛自樂。
不過,和這位堅持自己品格的藝術家不同,還有一些年輕的藝術家過于輕信“出名要靠博眼球”。2013年,北京望京深夜的街道上,時不時會出現(xiàn)一個裸奔的男子,或騎著小摩托,或扛著十字架,或抱著充氣人模。兩個月后,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的一位藝術家,在微博上以文配圖的形式,公開了自己“裸奔哥”的身份。
“裸奔哥”雖然紅了,但這樣的炒作被媒體乃至大眾詬病。畢竟“嘩眾取寵”的所謂藝術,在充當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后,便會被人唾棄在地。不過,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映出年輕藝術家的生存困境。
去年底北京舉辦了一個展示中國當代藝術“底層”生活的影像展,策展人林書傳說了這樣一句話:“北京,是一個讓人愛恨交加的城市,這里有最好的展覽空間、最職業(yè)的觀眾、最權威的媒體、最慷慨的藏家,有錢、有資源、有星探、有香檳、有人整天跟你談論藝術。與此相對,北京每天還充斥著無效的展覽、重復的評論、無休止的應酬、復雜的圈子、無關藝術的交易。藝術家每天都應付或迎合著媒體,敷衍或討好著藏家,保持著與市場若即若離的曖昧關系。北京,這樣一個機會與危險并存的城市,成就著藝術家,也摧毀著藝術家。”
這也許就是年輕藝術家所要面對的一切,它可以是一種成功的機遇,也可以是一種比乳癌更痛的心靈之“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 最嚴調(diào)控下滬深房價仍漲 人口老齡化影響三四線樓市
- 樂天大規(guī)模退出中國市場 供應商趕赴北京總部催款
- 北京16家銀行上調(diào)首套房貸利率 封殺“過道學區(qū)房”
- 10萬輛共享單車僅50人管遭質(zhì)疑 摩拜ofo優(yōu)勢變劣勢
- 去年聯(lián)通、電信凈利潤均下滑 用戶爭奪漸趨白熱化
- 奧迪否認“官民不等價”:優(yōu)惠政策并非只針對公務員
- 季末銀行考核在即 一日風云難改“錢緊錢貴”現(xiàn)狀
- 美圖7小時暴跌四成 虧損業(yè)績?nèi)绾沃?00億市值受拷問
- 監(jiān)管重壓下P2P退出平臺增加 網(wǎng)貸行業(yè)進入冷靜期
- 配資炒股虧損逾百萬 股民將信托公司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