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標普:中國增速放緩將考驗50大銀行彈性

  • 發(fā)布時間:2014-12-02 13:52: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yè)文

  標準普爾2日發(fā)布報告《中國信用觀察:房地產市場低迷可能成為50大銀行面臨的最大風險》指出,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未來兩年內中國50大銀行維持良好利潤和適當資產質量的難度越來越大。但是對50大銀行表現造成最大沖擊的因素可能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急劇、持續(xù)下滑。

  標準普爾資深董事廖強表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xù)放緩,中國50大銀行第二波信貸損失可能正在累積。雖然銀行的利潤率維持在令人滿意的水平,但貸款質量持續(xù)下降,資本水平也依舊承壓。”

  由于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很多制造行業(yè)也可能迎來由政策驅動的行業(yè)整合,以及金融自由化的推進,未來兩年內50大銀行的信用質量可能進一步分化。大型銀行較強的資本、融資和流動性實力,使得它們在抵御經濟放緩和房地產市場低迷時擁有更穩(wěn)健的基礎。另一方面,多數區(qū)域性銀行和部分全國性銀行可能遭遇更為嚴重的信貸損失,資本狀況也可能進一步變弱。其中部分銀行由于信貸增長不減,以及對銀行間融資的依賴越來越重,融資和流動性狀況可能顯著惡化。

  廖強表示:“基于以下三個主要原因,在我們對國內銀行信貸損失的基準情景假設中,我們認為房地產市場低迷構成主要風險。第一,國內銀行對房地產開發(fā)和建筑貸款的直接信貸敞口實際遠高于財報公布的數據。第二,我們估算中國30%-40%的公司貸款以房地產和土地作為抵押。第三,房地產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整體影響比房地產投資的影響更為廣泛和深遠。”

  報告認為,激進但未做好準備的銀行,尤其是規(guī)模較小且缺乏具有競爭力的利基市場地位的銀行,受到的沖擊可能最大。若這些激進的銀行杠桿率過高或缺乏成熟的風險管理,當市場狀況發(fā)生急劇變化時,它們很有可能猝不及防。

  但鑒于50大銀行的財務狀況,以及中國政府具備的財政和政策靈活性,發(fā)生全面的系統(tǒng)性銀行危機的可能性不大。標準普爾認為,針對單個銀行的突發(fā)流動性危機,中國政策制定者擁有足夠的應對工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