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經客戶端
中國財經微信公眾號
中國新三板客戶端
中國新三板微信公眾號
違規(guī)增持遭立案 中新融澤在2014年到2015年年底期間,為荃銀高科戰(zhàn)略投資者,持有后者7.9%的股權。而中新融澤的一致行動人在今年1月和2月累計增持荃銀高科股份達8.71%,三者合計持有16.6%股權,遠超荃銀高科第一大股東賈桂蘭和第二大股東張琴,成為實質上的第一大股東。
違規(guī)增持遭立案 中新融澤在2014年到2015年年底期間,為荃銀高科戰(zhàn)略投資者,持有后者7.9%的股權。而中新融澤的一致行動人在今年1月和2月累計增持荃銀高科股份達8.71%,三者合計持有16.6%股權,遠超荃銀高科第一大股東賈桂蘭和第二大股東張琴,成為實質上的第一大股東。
公告顯示,中新融澤及其一致行動人中新融鑫、中新睿銀,在。
然而,未曾想到這份定增方案卻在股東大會上遭到否決。之后,中新融澤雖然通過幾次受讓股權的方式獲得了部分荃銀高科股份,但僅有7.9%的股權,一直為荃銀高科的第三大股東。 或上演大股東爭奪戰(zhàn) 而在蟄伏一年半之后,中植系近期的增持似乎意味著又要重新拿下當年未曾得到的“頭把交椅”。
然而,未曾想到這份定增方案卻在股東大會上遭到否決。之后,中新融澤雖然通過幾次受讓股權的方式獲得了部分荃銀高科股份,但僅有7.9%的股權,一直為荃銀高科的第三大股東。 或上演大股東爭奪戰(zhàn) 而在蟄伏一年半之后,中植系近期的增持似乎意味著又要重新拿下當年未曾得到的“頭把交椅”。
遠遠超過目前的第一大自然人股東賈桂蘭,其持有荃銀高科股票為3067萬股,占總股份的9.68%。 “中植系”蟄伏許久 2014年7月21日,中新融澤與高健、陳金節(jié)等12名荃銀高科股東分別簽署《股份轉讓協(xié)議》,約定中新融澤可以通過大宗交易系統(tǒng)受讓高健、陳金節(jié)等12名荃銀高科股東合計持有的公司股份1051萬股。因為此次股權受讓,中新融澤代表“中植系”首次入主荃銀高科,占總股份的7.9%,成為荃銀高科的第三大股東。
在股東大會開始前,荃銀高科董秘葉紅宣讀了投票規(guī)則,“公司已就中新融澤等的違法增持行為提起民事訴訟,案件尚未判決,股東大會各議案的最終表決結果將按照行政監(jiān)管決定或民事訴訟判決結果中對于中新融澤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公司股份表決權的認定情況重新計算?!?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彼時荃銀高科已得知中新融澤及其一致行動人將被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并因此制定了上述投票規(guī)則。一旦認定中新融澤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部分無效,荃銀高科...
據一位參與股東大會的知情人士透露,對該議案投出反對票的系剛晉升為第一大股東之位的重慶中新融澤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下簡稱“中新融澤”)及其一致行動人。 “投反對票是因為荃銀高科對收購標的盡調不充分,標的資產估值過高,而且定 增發(fā)行股份的價格也過低。我們認為這損害了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敝行氯跐捎嘘P人士告訴記者。
點擊查看更多
盛松成
如果各項數據表明經濟已經企穩(wěn)或很快企穩(wěn),則降準的必要性就沒那么大。
張曉晶
造成中國債務積累與杠桿率攀升的體制性根源在于國有企業(yè)。
楊建華
從中長期看,股市依然向好,但在股價快速上漲的背景下,短期要關注業(yè)績增長能否和股價相匹配。
劉興國
近期南船對旗下上市公司重組方案的調整,無疑引發(fā)了市場對此次南船業(yè)務整合的猜測。
劉平安
“新三板+H”模式落地為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揭開新篇章,為提升新三板市場管理水平和能力帶來機遇。
巴曙松
港交所與股轉的合作可參考滬港通、深港通的模式,預計今年6月7月將出現首批合資格三板企業(yè)上市。
崔彥軍
現在企業(yè)擬IPO熱情下降了很多,大部分企業(yè)對于是否要沖層保層保持著順其自然的態(tài)度。
周運南
A股和新三板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核心組成部分,并購重組逐漸成為上下互通、有機聯系的重要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