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財經(jīng)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活斷層橫向錯位移動是地震主因

  • 發(fā)布時間:2016-04-17 01:30:3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東京4月16日電 (記者華義)日本九州島熊本縣14日發(fā)生6.5級地震后,大規(guī)模余震不斷,16日凌晨再次發(fā)生7.3級地震。日本氣象廳改稱16日的地震才是主震,14日起的連續(xù)地震只是前震。本次地震是橫向錯動斷層型淺源地震。

  日本氣象廳解釋稱,14日以來的地震源于內(nèi)陸正下方的活斷層的橫向錯位移動,由于震源深度只有約10公里,因此地表晃動特別強烈。

  根據(jù)震源深度,地震可被分為三種類型。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為淺源地震,淺源地震發(fā)生頻率最高,占地震總數(shù)70%以上,是地震災害的主要制造者。震源深度在70公里至300公里之間的地震為中源地震,超過300公里的地震為深源地震。同樣震級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同,對地面造成的破壞程度也不一樣。通常情況下,震源越淺,破壞性越大。

  和2011年日本大地震那樣的板塊間地震不同,此次地震和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一樣都屬于直下型地震。日本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分析發(fā)現(xiàn),本次7.3級地震晃動的加速度是阪神大地震的約2倍,顯示出此次地震對地表造成了巨大破壞。

  根據(jù)地震晃動的加速度,日本將地震分為0至7共10級,名為震度,最高震度為7。截至16日凌晨,震度1以上的余震共有213次,其中震度7的有1次,震度6強有3次,震度6弱有2次,震度5強和震度5弱各有一次。日本氣象廳認為,今后一周內(nèi)還有發(fā)生震度6弱余震的可能性。

  目前震源附近的阿蘇火山發(fā)生了小規(guī)模的噴發(fā)。日本氣象廳正密切監(jiān)視火山活動,但還不清楚火山噴發(fā)和此次地震的關系。

  日本地處全球最活躍的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上。這里是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