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國際:維持對中國本外幣信用評級AA+和AAA
- 發(fā)布時間:2016-03-02 22:0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3月2日電 (陳溯)2日晚,針對世界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穆迪將中國政府債券評級從穩(wěn)定調整為負面,中國評級機構大公國際發(fā)表評論稱,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可控,中央和各級政府債務負擔雖有上升,但處于合理區(qū)間,政府具有很強的本、外幣償債能力”。
在穆迪2日發(fā)布的評級報告中,給予中國政府債券AA3評級,展望從穩(wěn)定調整為負面。穆迪給出的理由為財政狀況弱化、資本外流導致的外儲持續(xù)下降、推行改革存在不確定性等。
大公國際晚間表示,大公維持對中國的本、外幣信用評級AA+和AAA,展望為穩(wěn)定。
大公維持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的四大理由為:
一是結構性改革穩(wěn)步推進為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重要保障。2015年中國基本完成長期經濟轉型的戰(zhàn)略布局,同時為2016年經濟工作制定了“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a href="http://app.www.zhonghuixigou.com/stock/cate/detail.php?symbol=400129625" target="_blank" title="一帶一路 400129625">一帶一路”建設和“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將化解產能過剩導致的有效供給不足。大公預計在“十三五”期間中國平均經濟增速為7%的較高水平。
二是各級政府財政赤字雖有上升但增幅可控,償債來源穩(wěn)定。在結構性減稅和加大財政刺激的雙重作用下,大公預計2016年中國各級政府財政赤字率將由2015年的2.0%擴大至3.4%,“十三五”期間各級政府的赤字率平均為3.3%。大公認為,與2008年底以來的財政刺激政策不同,此次是以減稅和提高民生支出為主,增加基礎設施投入為輔,資金利用效率的提高將增強財政對經濟結構調整的引導作用,從而穩(wěn)定政府償債來源。
三是中期內中國政府債務雖有小幅上升但仍處于合理區(qū)間,債務管理規(guī)范化有利于穩(wěn)定償債能力。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影響下,大公預計2016年中國各級政府債務負擔率升至47.0%,2020年上升至57.4%,之后將呈逐漸下降趨勢。2015年開始啟動的14.7萬億人民幣的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規(guī)范了政府債務管理,有利于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四是中國外債規(guī)模極小,經常項目持續(xù)順差、外匯資產規(guī)模大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保障其極強的外幣償債能力。雖然2015年資本加速外流導致外匯儲備下降,但截至2015年底中國外匯儲備對總外債和短期外債的覆蓋率仍然處于217.7%和351.5%的高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