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農計劃把自家棉花都做成棉被
- 發(fā)布時間:2015-12-24 14:29:30 來源:山東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商報消息(記者張卓冉通訊員李峰)高青縣唐坊鎮(zhèn)和店村張善成老漢今年種了6畝棉田,這個面積在當?shù)乜煞Q得上大戶了,但談到收入,他卻顯得很無奈?!敖衲昝藁ㄩL勢好,產量高,籽棉畝產近600斤??蓛r格實在太低,只好讓它們睡在這屋子里。”張善成說,眼下,高青當?shù)氐拿藁▋r格是3元左右,還不如前兩年,雖然豐產卻不豐收。按眼前價格計算,一畝地毛收入1600元,除去1400元的成本,僅賺200元,加上235元的政府補貼,也不到500元。這還沒將人工成本算在里邊?!叭绻藁▋r格不抬頭,我就不打算賣了,把它們彈一彈,把家里的被子全做一遍?!?/p>
過去,和店村曾因棉花面積大、產量高成為遠近有名的特色村,而且所在的唐坊鎮(zhèn)也曾因盛產棉花被譽為“銀嶺”,而高青縣則是全國有名的百公斤皮棉縣。而這些年,由于棉花作物比較效益不斷下滑,大片地塊都棄種棉花,而改種其他作物,只在邊角、鹽堿地塊還有零星種植。棉農種棉積極性不高直接影響到了下游產業(yè)發(fā)展。與和店村相鄰的鄭埝村的鄭念太算得上棉花經紀隊伍中的“棉老大”。以前,鄭念太將新棉收購上來后直接銷售給本地棉紡企業(yè)及鄒平魏棉集團,賺取中間差價,收入頗豐。而眼下正值棉花收購季節(jié),他家的門前卻門可羅雀。“這塊生意簡直成了雞肋。扔了吧,還有些零星交易,但市場肯定是大不了了?!?/p>
但棉農們早已“心態(tài)麻木”?!皣倚旅奘諆Φ恼?,一畝地補貼個百兒八十的,解決不了大問題。力度再大,恐怕也調動不起積極性了。”鄭念太說,現(xiàn)在農民種田精打細算,種棉效益低不說,還特別費精力?!皬姆N到收離不開人,機械化水平低,畢竟打工一月頂種棉一年?!?/p>
高青縣農業(yè)產業(yè)化辦公室主任韓鳳云認為“棉花行業(yè)不景氣是全球性、全國性的大問題。前些年,我國承接發(fā)達國家產業(yè)轉移?,F(xiàn)在勞動力成本上漲,企業(yè)出口不振,國家不少紡織企業(yè)也開始向內陸向東南亞國家轉移?!表n鳳云的建議是遵循市場經濟規(guī)律、尊重農民的種田選擇,政府給予指導而不能干預。高青英匯紡織公司經理姚方青給出了自己的建議,盡快解決棉紡織企業(yè)增值稅“高征低扣”問題?!拔覈F(xiàn)在執(zhí)行的增值稅政策是棉花采購進項稅率為13%,產品銷項稅率為17%。這意味著棉紡企業(yè)即使沒有實現(xiàn)增值,將購進的原棉原價賣出,同樣要負擔4%的稅收。棉紡織企業(yè)承擔了高稅賦,削弱了競爭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