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重工開拓大型支承輥生產及修復新市場
- 發(fā)布時間:2015-11-28 01:30:40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記者楊朝暉)“中信重工超強的生產能力和一流服務,尤其是支承輥修復新技術,成功開拓了一條可靠、經濟的大型支承輥修復工藝路線,大大降低了修復費用和備件費用?!?1月20日,漢冶特鋼總工程師陸岳璋道出了參加大型支承輥生產及修復新技術交流的20余家企業(yè)、院所的技術專家的共同感受。
據了解,大型支承輥是鋼鐵企業(yè)寬厚板軋機的核心部件,作為重型裝備行業(yè)的領軍企業(yè),中信重工著眼于高端重型裝備市場開拓的發(fā)展戰(zhàn)略,于2013年進軍大型支承輥市場。依托世界最大、最先進的18500噸自由鍛造油壓機為核心的高端制造平臺,以先進的工藝技術和檢測手段為支撐,以技術專家團隊和工人創(chuàng)客團隊做保障,采用國際一流的純凈鋼冶煉技術和最優(yōu)化的冶煉、鑄錠工藝流程,先進的中心壓實技術和高效的成形技術,卓有成效的晶粒細化和差溫噴淬熱處理技術,形成了一套先進完整的支承輥制造工藝體系,使支承輥生產取得突破性成果,極大提升了國產支承輥的制造工藝水平。
目前已能成功生產Cr3、Cr4、Cr5系列支承輥,年產20余支3500毫米以上支承輥成品。
記者了解到,支承輥作為軋制過程的核心部件,極易產生磨損、裂紋、斷裂、剝落、壓痕等各種損傷,必須定期進行磨削等處理。但當輥徑減小到極限尺寸后,便無法繼續(xù)使用,有的支承輥因局部剝落失去少量工作層而失效,如果直接報廢不但造成資源浪費,而且會使用戶輥耗居高不下,成本上升。因此,廢舊支承輥的修復利用一直是困擾鋼鐵企業(yè)的“大難題”。
正是基于這樣的市場現實,中信重工在大力拓展大型支承輥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大型廢舊支承輥修復利用市場。依托現代化的裝備平臺,采用恒溫多絲復合堆焊、二次熱處理及加工重磨等技術,中信重工成功開發(fā)出從診斷、修復、過程控制、材料選擇、工藝設計、失效分析的全流程大型支承輥堆焊修復再制造新技術,對端剝落失效、疲勞失效等多種形式失效的支承輥具有較強的修復能力,極大提高了支承輥修復效率和使用壽命,可達到或者超過新輥使用壽命,從而實現了廢舊支承輥的修復利用。
2015年,中信重工承接修復的漢冶特鋼3800毫米軋機大型支承輥,直徑2200毫米、總長約9.5米,重達154噸,修復厚度最深處達300毫米,是目前國內進行堆焊修復的最大冶金軋輥。據漢冶特鋼負責人介紹,修復的支承輥使用至今已有59天,累計過鋼量178625噸,展示出了可靠的堅韌性、良好的耐磨性能和表面抗疲勞磨損性能。
近年來,圍繞“核心制造”,中信重工依托國家級企業(yè)技術中心技術創(chuàng)新平臺和高端重型裝備制造工藝體系,在冶金領域,圍繞工藝主線研制開發(fā)了包括破磨、球團燒結、冶煉、軋制等成套技術裝備,同時具備礦(鋼)渣粉磨系統(tǒng)和大型活性石灰EPC工程總包能力。中信重工已成為集實驗、選型、設計、制造、工廠試車、現場安裝、達標達產、成套及備件供貨、全生命周期服務為一體,具有綜合競爭優(yōu)勢的冶金產業(yè)全流程解決方案供應商和服務商。
憑借“核心制造+變頻傳動+智能控制+成套服務”的綜合競爭優(yōu)勢,中信重工不斷豐富冶金全流程服務的內涵,樹立了中信重工全流程解決方案供應商和服務商的品牌形象,并對冶金產業(yè)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據悉,研討會上,中信重工與漢冶特鋼、營口京華、興澄特鋼和舞陽鋼鐵四家公司簽訂了大型支承輥合作協議,并授予與中信重工有長期合作的漢冶特鋼、中冶京城大型支承輥應用“金牌客戶”榮譽稱號。
中信重工(601608)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