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王巖祿:水電皇冠設計師

  • 發(fā)布時間:2015-11-17 09:17:5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企業(yè)一線創(chuàng)新力量

  開欄的話 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這需要每一位基層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在今年中國科協(xié)“創(chuàng)新力量”優(yōu)秀企業(yè)基層科技工作者推選活動中,涌現(xiàn)出了一批企業(yè)一線科技創(chuàng)新的佼佼者。(詳見今日6版)。扎根企業(yè)科研生產一線,在創(chuàng)新實踐中取得重要成果,將個人發(fā)展與企業(yè)發(fā)展緊密結合。他們把青春和智慧獻給了中國制造和中國創(chuàng)造,是千千萬萬投身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的基層科技工作者的代表。本報今起推出“企業(yè)一線創(chuàng)新力量”專欄,講述他們的創(chuàng)新故事,展現(xiàn)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

  身著嶄新的藍色工裝,王巖祿有點不太習慣,“領導說我的衣服上有油漬,讓今天接受采訪時換身新的”。

  作為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哈電機)產品設計部副部長,王巖祿經常出入的場所卻是工廠車間。在工件上爬上爬下是常事,衣服上沾染油漬也是常事。

  水輪發(fā)電機是哈電機的拳頭產品之一,也是哈電集團水電產品中的明珠。目前國際上具備高端水電產品設計和制造能力的企業(yè)屈指可數(shù)。王巖祿就是打造這顆明珠的設計師之一。

  設計師應有點工藝知識儲備

  嘈雜的機械轟鳴,縈繞鼻尖的機油味。一走進熟悉的生產車間,王巖祿就給記者當起了講解員。工人們開玩笑,“你怎么又來了?”

  設計人員在與工人打交道時多少有點犯怵,甚至可能遇到老師傅的“刁難”:“聽不懂”“干不了”。

  這是因為設計師總追求完美并希望有所創(chuàng)新,工人則希望做簡單和有把握的事。

  王巖祿,這個看起來文質彬彬的設計師,卻能夠找到創(chuàng)新、質量和操作難度之間的平衡點。面對“刁難”,他會靠自己的實力和一點“蠻橫”降服對方:“裝傻是吧?這么干行不行?!”

  這樣的底氣,源自他擁有4年車間工藝工作經歷,對工人是不想干還是不能干有著精準的判斷。

  哈電機水電分廠,是王巖祿1996年大學畢業(yè)入廠后的第一個落腳點。

  入廠三年,他就干了一件讓老師傅印象深刻的“大事”:向當時資深的設計師提出異議——按照圖紙設計的軸承擋油管無法安裝。

  幾經交流,王巖祿的觀點說服了自尊心極強的老設計師樸金淑,默許了他提出的方案,破天荒地以工藝通知單的形式,對設計結構做了很大調整。一個月后產品生產出來,設計圖紙隨之做了修改。

  “我很佩服他?!弊寴憬鹗缬∠笊羁痰氖?,雖然王巖祿不是設計人員,但對設計很內行,設計人員也經常找他一起研究圖紙。

  即使現(xiàn)在,王巖祿每周也要去車間轉悠兩次“接地氣”,特殊產品他還會鉆進去看。辦公室書柜上擺著5頂安全帽,都是他在車間不小心“順”回來的。

  “擁有一定的工藝知識儲備,才能設計出更能滿足制造和使用的產品。”這是王巖祿向下屬多次強調的觀點。

   合作掌握核心技術

  參與國家首批700兆瓦級巨型水輪發(fā)電機的設計是王巖祿職業(yè)生涯中的重要一筆。

  在這之前,哈電機只有300兆瓦機組設計經驗,國家確定三峽左岸700兆瓦機組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進行國際合作。這段合作為哈電機提供了學習掌握核心技術的機會,也給哈電機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建中國電站我們卻只能為國外水電企業(yè)打工;承擔60%的任務量,卻獲得不到30%的利潤。

  2000年調入產品設計部后,王巖祿承擔了三峽左岸機組設備廠內制造技術服務工作。他從吃透設計意圖入手,掌握各零件、裝配在機組中的作用,然后結合哈電機的制造、裝配特點尋找平衡,轉化圖紙滿足使用功能。在這期間,他也充分學習了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技術。

  到哈電機獨立建造三峽右岸機組時,生產周期嚴重不足。作為責任工程師的王巖祿感覺壓力巨大,出國學習都帶著電腦做設計工作。最終,機組設計比原計劃提前1年完成。

  機組投運效果顯示,哈電機與“師傅”效果相當,實現(xiàn)了平起平坐。

  再到三峽地下機組,“徒弟”的質量已經超越“師傅”。

  “一排機組在100多米的廠房列陣,走過我們設計的機組幾乎感覺不出噪音和振動!”這是我國水電制造史上里程碑式的超越,也是王巖祿作為哈電機人最引以為豪的成績。

  與其跟跑不如領跑

  責任工程師是王巖祿擔任最多的角色,這意味著必須要對產品的設計細節(jié)負責,出問題要承擔責任,面對榮譽要靠后站。

  從開始設計到電站投產發(fā)電往往間隔兩三年,這也是責任工程師最煎熬的日子。

  王巖祿每天高度緊張,神經有點衰弱,時常半夜驚醒,將設計思路或風險點記在本子上,這之后久久不能再入睡。

  他的睡眠很輕,即使手機在客廳輕微振動或鄰家電話響起也能被驚醒。

  他尤其害怕晚上接電話,而這經常難以避免。

  一次凌晨4點,龍灘電站打來電話說軸承冷卻器發(fā)生爆管,造成軸承被淹。接到電話后王巖祿躺在床上不斷評估可能造成的危害和處理辦法,一上班就給出了處理意見。

  作為設計師,王巖祿坦言,很多東西自己也不懂,也要慢慢摸索。十多年前從舊書攤花10元錢淘回來的《水輪發(fā)電機設計與計算》被他奉為珍寶。書已經發(fā)黃破爛,里面加貼了一些修改的紙條,“這是我們行業(yè)的寶典,但有些內容應該完善了”。

  如今他正承擔一項重點課題——大型可變速抽水蓄能發(fā)電電動機的研制,力求讓哈電機摘得高端抽水蓄能機組的王冠。

  目前只有日本三菱等少數(shù)國外公司掌握該技術。今年4月,一批日本專家來公司交流,提及合作,對方婉拒“這部分分包給我,其他不談”。

  “不創(chuàng)新就是等死?!蓖鯉r祿的這句話字字千鈞。面對巨額潛在市場,沒有新產品就沒有市場。對哈電機來說,競爭對手既來自國外又來自國內。創(chuàng)新就是與時間賽跑,最鮮美的果實只給最先到達的人。“與其跟跑不如領跑,這當中也許會遇到阻礙,但是能看到更好的風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