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財經(jīng)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聽聽科學界的那些往事

  • 發(fā)布時間:2015-10-17 01:31:2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樂享悅讀

  閱讀《硅谷啟示錄2:怦然心動》,體會到一種微醺般的意趣,亦不免生發(fā)出一絲登高俯瞰式的快感。

  這是一本關(guān)于科學、科學人的《朝花夕拾》,它詳實鉤沉了一些被塵封或被淡忘的往事,以悠徐有度的語調(diào)訴說那些遠去的崢嶸歲月——加州理工學院的淵源,麻省理工學院的歷史,“杰出科學家之搖籃”里的趣聞軼事,諸多才俊造就的人間傳奇,還有他們的喜怒哀樂、人情世故,都娓娓道來,鮮明生動,活靈活現(xiàn),讓人讀之欲罷不能。

  作為全書脈絡(luò)性人物的肖克利,是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他的成長和事業(yè)追求平淡卻不平凡,一生在科學海洋中無畏地游弋,自信而堅執(zhí)。作者之所以選擇肖克利,緣自“心有戚戚焉”式的相似人生經(jīng)歷。愛因斯坦的人生遭際如此曲折,他在被諷刺、挖苦、無視與貶低后,依然保持勤奮、嚴謹、刻苦與積極的態(tài)度,沒有絲毫的放棄,他樸素的人生和理想,在名利誘惑和浮華奢糜的世界中顯得卓爾不群。他在業(yè)余時間里寫出了一系列撼動學界的高水平論文,其挑戰(zhàn)權(quán)威的勇氣令人感佩。

  全書的語言閑適而優(yōu)美,若非歷經(jīng)歲月的積淀難有這般從容。比如對經(jīng)典物理學中“以太”的描述:“它看不見、摸不著、嗅不到、靜止不動卻又無處不在,真空中有它,玻璃里也有它。包括后來發(fā)現(xiàn)的電磁波也都是靠它來傳播??墒?,水看得見,空氣測得到,以太怎么能證明它真的存在呢?這個問題也一直在人們的心中打轉(zhuǎn):不能沒有它,又不能發(fā)現(xiàn)它。哎,真叫人煩惱?!鄙鷦有蜗蟮拿枋觯h超拗口的物理學界定,成為一種雅致的隨筆賞析。

  全書的結(jié)構(gòu)自由而井然,有一種隨意恬淡的格調(diào)。有主題,卻不閑筆隨蕩;有閑筆,卻又遠兜遠轉(zhuǎn)折回主線。這份恰到好處,清新自然,勝似閑庭信步。

  《硅谷啟示錄2:怦然心動》還講述了愛因斯坦獲獎背后一系列不為人知的真實故事。諾貝爾獎評委會在愛因斯坦的成就方面存有爭議,在1922年有些無奈的將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補發(fā)給他,而非當年頒獎,且雖授獎,卻又非因為他最大的科學貢獻——“相對論”,而是給予了另外一個比較次要的貢獻——“光電效應(yīng)定律”,對“相對論”則不予肯定。執(zhí)著的愛因斯坦并不買賬,偏偏在演講時大談相對論,這種戲劇性場面,令人忍俊不禁。此外,愛因斯坦與北大的失之交臂,“量子日”的產(chǎn)生,植物學家布朗怎樣陰差陽錯地發(fā)現(xiàn)了微粒運動,年輕的研究生米切爾森怎樣用實驗證實“以太”的不存在等,讀來如曲徑通幽,峰回路轉(zhuǎn),怡然有趣。

  本書作者甘本祓,現(xiàn)居美國硅谷山景城。早年,出國之前,他曾作為一名微波技術(shù)專家供職于電子工業(yè)部,著、編、譯有多部專業(yè)書籍,還撰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科普作品,如《生活在電波之中》《茫茫宇宙覓知音》《超級間諜之謎》《信息社會向你招手》《給地球照相》《今天的科學》《航母來了:從珍珠港到東京灣》等。作者多年僑居海外,兼有多重“身份”,這使得他能夠在中美兩國文化、前沿科學知識與文學描述之間游刃有余,又以一種睿智長者的語調(diào),漫談幾十年的人生感悟和思索。全書有人物傳記的故事性,有懷人散文的悠遠,有風土人情的逸致,還有異域風光的品味,還彰顯出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和嚴謹細致的治學態(tài)度。他通過眾多科學家的人生故事告訴我們:那些敢于懷疑、捍動權(quán)威的學人,幾或經(jīng)受各種批判與嘲諷,但歷史是公正的,只要不斷努力前行,終會獲得成功。

  正如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暨檔案館東亞館藏部主任林孝庭所言:“這不僅是一部生動活潑、充滿知識性的硅谷歷史,更是華人遠渡重洋、在美西篳路藍縷的奮斗史。作者以其獨到的筆法與新穎的角度,為世人開啟了理解硅谷、理解加州與理解美國的一扇窗。”

  著書過程中,作者從美國各大圖書館獲得大量一手資料,書中還插入許多罕見的照片,極具史料價值。優(yōu)美閑適的文字,佐以高清的珍貴圖片,讀書便成為一種愜意的休閑之旅。試想,日光慵懶的午后,捧一杯清茗,攤開書,那些被時間封存的人和往事便映入眼簾,與你對望,與你談心,深度交流,這種閱讀豈不是一種享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