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jīng)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古人怎詠中秋月

  • 發(fā)布時間:2015-09-26 10:17:5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zé)任編輯:羅伯特

  ■桂下漫筆

  從唐代開始,我國中秋賞月活動就已盛行,后來更發(fā)展到祭月和拜月。古人中秋賞月的詩詞格外多,從氣象學(xué)的角度吟詠起來,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首先是詠中秋月色和天氣。如蘇軾的《念奴嬌·中秋》,“憑高遠(yuǎn)眺,見長空,萬里云無留跡”。趙長卿主要說天氣,“已是天高氣肅,那更清風(fēng)灑灑,萬里沒纖云”。蘇舜欽形容的更是出奇,“江平萬頃正碧色,上下清澈雙璧浮。自視直欲見筋脈,無所逃遁魚龍憂。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觸斗牛”。長空大氣一塵不染,江平波碧,天上明月,水面明月,雙壁交相輝映。月光清澈得幾乎可以看透自身上的筋脈,連水里的魚龍也害怕被看得一清二楚,無處藏身。此情此景,使詩人忘記了一切,似乎自己已經(jīng)乘上浮筏,扶搖直上,只恐與斗、牛星相撞!

  東岳泰山海拔1500多米。清代盛符升有一年中秋登上了山頂,留下了《中秋岱頂即事》:“身入云端云下垂,風(fēng)雷南去日西馳。青霓斷續(xù)斜陽外,碧海澄鮮子夜時。天柱獨晴依上界,冰輪乍滿半秋期。茫茫俯視皆塵霧,一片空明對玉池?!焙唵握f來就是,泰山頂太高了,突出在云海之上,與天相依。午后雷雨云逐漸南去,天空還有虹霓出現(xiàn)。到了夜間,天空明月普照,四顧云海茫茫。他在泰山頂上從下午開始,一直賞月到午夜,看到了地面上看不到的許多中秋奇異天氣現(xiàn)象。

  古代詠中秋月詩詞中多有“月光寒”的描寫。例如蘇軾《念奴嬌·中秋》中有,“桂魄(月)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還有“暮云收盡溢清寒”(蘇軾); “拂拂漸上寒光流”(蘇舜欽)等。此外,古詩詞中多稱月亮為“冰輪”“廣寒宮”等,也都有“月光寒”的意思。

  蘇軾著名的《水調(diào)歌頭》中說,“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之句。然而此詩的“歸去”,不是去天上而是去人間的“天庭”——朝廷,才是“高處不勝寒”的真寒意所在。從氣象學(xué)上說,月光是不生寒的,寒的是空氣。中秋夜氣溫低有兩個原因。一是北方冷空氣頻頻南下(高氣壓控制下中秋夜才會晴朗)。二是晴夜地面(向宇宙空間)輻射失熱十分強(qiáng)烈,地面低溫導(dǎo)致大氣低溫所致。

  正是“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所以古詩詞中也有許多詠無月的中秋夜。例如,清德普的《中秋無月》:“誰道秋云薄,中宵掩桂輪(月)”。也因常常中秋無月,古人們尤其珍愛重陰后突然出現(xiàn)的中秋月。例如,清代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對月歌》中說,“長空霾云莽千里,云氣蓬蓬天冒水。風(fēng)收云散波乍平,倒轉(zhuǎn)青天作湖底?!币驗橄挛邕€是烏云莽莽,空氣潮濕得似乎要冒水。但不久就云散天青,藍(lán)天倒映湖面。“初看落日沉波紅,素月欲升天斂容”,就是說日落以前云開日出,月升起以前就已經(jīng)晴好了。前述蘇舜欽詩中描繪的中秋月就更可貴了:“可憐節(jié)物會人意,十日陰雨此夜收。不惟人間重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边B陰十日,中秋夜放晴,老天真給面子。

  不過,即使老天給面子,詩人們還是千叮萬囑要抓緊時間:“勸君莫惜登樓望,云放嬋娟(月)不久長”(薛瑩)。因為“唯恐雨師風(fēng)伯意,到時還奪上樓天”(黃滔),即烏云隨時可掩中秋月。

  但是,如果明月到時就是千呼萬喚不出來,怎么辦?除了無奈,有些詩人很是天真。例如,朱淑真說,“何當(dāng)撥去閑云霧,放出光輝萬里清”;孔紹綬說,“月鎖云端不放來,擬憑劍氣一沖開。男兒手具回天力,洗盡秋痕(月亮被掩部分)照九垓(九州)!”

  中秋不見月,已夠敗興,如果遇上中秋月食更是“晦氣”。可是還偏有人詠,而且詠得饒有哲理:“秋半蟾光徹底清,妖蟆殘夜驀然生。匣開塵土蒙金鏡,盤弄泥丸污水晶。自滿定知外多侮,處高原忌太分明。廣寒宮闕愁昏黑,斟酌姮娥秉燭行”(清余京《中秋月食》)。其中前四句形容月食說,好比匣中金鏡被蒙了塵,好比水晶(月亮)為泥所污。第5句說月“滿則虧”(滿月才可能月食),于人則“滿招損”;第6句有位高不宜鋒芒畢露等的意思。詩中想象月食時廣寒宮一片昏黑,估摸嫦娥不得不秉燭而行,也是很有趣的。

  唐代有個宰相叫李嶠,他有一首《中秋月》很是“特別”:“圓魄(月)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fēng)。”他指出當(dāng)?shù)仉m明月,別地也許正風(fēng)雨交加。

  此詩是符合科學(xué)的。但此詩絕非寫科學(xué)。事實上,有詩評家評論說,李嶠在唐朝官場數(shù)十年,最高位至宰相,對武則天改唐為周,并非真心擁護(hù),這首詩就是針對武則天的。因為武則天自己改名武“曌”,取“日月當(dāng)空”之意。因此,用“中秋月”暗指武則天,也是很合理的。第1句中的“寒”其實也有使“天下寒心”的意思;第2句說表面上看四海擁護(hù),其實當(dāng)時全國起義此起彼伏。這就是“千里外雨兼風(fēng)”的真正含義。

  有趣的是,就在李嶠之后,一個叫曹松的人,在他的《中秋對月》中卻說,“直到天頭天盡處,(月亮)不曾私照一人家”。那表達(dá)的就是另一種政治觀點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