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財經]宏皓:房地產固有模式已逝 有人“愛”才有發(fā)展

  • 發(fā)布時間:2015-07-30 16: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v.cen.ce.cn/video_info/2015-7-30/143824228155.json,553,450

  點擊進入《我財經》專題

  有報道稱,房地產市場已經告別過去“瘋?!钡脑鲩L態(tài)勢,進入了“慢牛”的發(fā)展趨勢,房企轉型急需提質增效。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宏皓在《我財經》節(jié)目中表示,地產商千年不變的商業(yè)模式已經結束,未來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理性回歸,就是每個地產商建立一套與眾不同的商業(yè)模式,地產商到了理性規(guī)范發(fā)展的時代。

  “接下來地產商需要思考,我蓋的房子到底能滿足人們的什么需求?我蓋的房子到底好在哪里?是不是物有所值、物超所值?實際上地產就是一種商品,能滿足消費者,讓消費者喜歡才有發(fā)展空間?!焙牮┱f。(中國經濟網記者 賈佳)

  以下是本條新聞的播報內容:

  【播報】接著來看今天財經今榜第二位的新聞。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今年上半年一線城市房價呈爆發(fā)性增長態(tài)勢,漲幅逐漸擴大。有數據顯示,深圳房價漲幅高達22%,上海達6%,北京、廣州分別上漲近5%和4%。業(yè)內人士表示,深圳樓市上半年火爆,除政策因素以外,還與其產業(yè)結構、自貿區(qū)前景以及投資需求增加關系密切。

  值得注意的是,房價大幅上漲背后,開發(fā)商瘋狂抬價、二手房房主違約等現象頻現。其中深圳表現尤其明顯,“3·30新政”出臺之后,深圳約六成合同出現反價或毀約。有專家稱,一線城市上漲只是開始,下半年仍將繼續(xù),未來政策刺激效果會集中體現在一二線城市。

  【點評】宏皓

  【追問】另外,有報道稱,房地產市場已經告別過去“瘋?!钡脑鲩L態(tài)勢,進入了“慢牛”的發(fā)展趨勢。有專家認為,房企轉型急需提質增效。對此,您怎么看?

  相關文章:

  [我財經]三公經費減35億 楊晨:中央部門做出好表率

  [我財經]電改各方陷博弈 楊晨:不思進取是“等死”

  網羅財經熱點,聚焦消費話題,歡迎收看我財經。我是煦霏,大家也可以通過掃描屏幕右下方二維碼,收看我們節(jié)目的精彩視頻。以下是今天節(jié)目主要內容:

  1、【導視】央行表示,境外長期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債市,不設持有期限和最低持有量要求。稍后請評論員張捷帶來分析解讀。

  綜合十大財經網站,“財經今榜”第二到五位的新聞是:

  2、【導視】IMF重申人民幣將不再被低估,這是10多年來的第二次表態(tài)。

  3、【導視】國家統(tǒng)計局調查顯示,百姓對房地產后市保持積極態(tài)度。

  4、【導視】上海將出臺專車試點管理方案,私家車仍未在開放之列。

  5、【導視】全國發(fā)生多起電梯傷人事件,國家質檢總局提醒關注電梯風險。

  【播報】首先,來看財經今榜的頭條新聞。

  據《證券日報》報道,為加快建設更加開放透明、具有廣度和深度的債券市場,以更好地發(fā)揮市場資源配置的功能,央行發(fā)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境外央行、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運用人民幣投資銀行間市場有關事宜的通知》,且自發(fā)布之日起實施。《通知》指出,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市場采用備案制,并可自主決定投資規(guī)模。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為維護債券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央行鼓勵境外機構投資者基于資產保值增值的需要進行長期投資。從國際經驗看,央行和貨幣當局、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基本上都是各國金融市場的長期投資者,也符合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對長期投資者的定義,對此類投資者沒有持有期限和最低持有量的要求。

  【點評】張捷

  【追問】個人征信市場毫無疑問吸引著互聯(lián)網企業(yè)的目光,首批8家民營征信機構結束了央行的相關驗收工作,有望在近日獲得個人征信牌照。據了解目前有超30家公司角逐第二批個人征信牌照名額,其中包括百度、京東金融、塊錢等機構,這一現象說明了什么?

  【播報】接著來看今天財經今榜第二位的新聞。

  環(huán)球網援引外媒報道稱,28號IMF發(fā)布的報告指出,盡管自金融危機之后,中國的經常賬戶盈余和美國的赤字均有所收窄,但這兩項仍然是全球失衡最大的驅動力。因此,中國仍需要在推動金融體系市場化、引入更多競爭以及國企改革方面實施改革。另外,IMF還指出,具有彈性、基于市場的匯率,對于人民幣中期進一步升值至關重要。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連續(xù)10多年來,IMF一直認為中國需要嚴格管理匯率。然而就在今年5月份,在中國爭取儲備貨幣地位之際,IMF首次轉變態(tài)度表示人民幣不再被低估,現如今是第二次重申。

  【點評】張捷

  【追問】另外,中金公司最新報告指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浮動區(qū)間可能在兩個月內擴大到3%。您覺得執(zhí)行這一計劃的概率有多大?調整后將帶來哪些影響?

  【播報】接著來看今天財經今榜第三位的新聞。

  據《經濟日報》報道,近日國家統(tǒng)計局調查顯示,二季度中國房地產市場以“房價上漲”“成交量回暖”為核心熱點,“營業(yè)稅改革”則在樓市回暖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大眾對樓市的態(tài)度總體保持樂觀,對國家政策的調控效果基本滿意,并進一步看好房地產市場的企穩(wěn)回暖和持續(xù)發(fā)展。

  對此,有專家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房地產市場迎來企穩(wěn)曙光,一線城市成交量大幅回升,一系列調控政策初見成效,因此吸引了廣大民眾的關注。但要注意的是,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分化也日益明顯,中西部城市及三四線城市樓市房價與成交量變化情況與一線城市迥異,并未出現明顯的復蘇跡象。

  【點評】張捷

  【追問】近期通州樓市再現量價齊升,甚至再度帶漲燕郊等北京區(qū)域房價。不過通州多個項目被政府約談,要求不帶頭漲價,嚴卡預售價。您如何看待北京近郊和遠郊區(qū)縣的房地產市場?

  【播報】繼續(xù)來看財經今榜第四位的新聞。

  全國第一個針對專車營運模式的試點管理方案,即將在上海落地。據《重慶晨報》報道,上海市交管部門傾向認可“四方協(xié)議”模式,即允許由租賃公司旗下車輛運營的專車,在補齊保險、駕駛員培訓及驗證營運平臺資質后,進行合法化;但由私家車投入運營的專車,仍未在開放之列。

  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孫建平表示,職能部門是打擊黑車,不是打擊專車。專車作為頂燈出租車的補充,可以解決高峰時期出租車投放量不夠的問題,上海希望專車和出租車、租賃車形成優(yōu)勢互補、和諧共處的新格局。有分析解讀,按照方案,以UBER為代表的外資專車在中國發(fā)展必須落地;而專車“轉正”后依法納稅,會導致現有盈利能力下降。另外,目前各地的管理尺度不一,北京仍然嚴于上海。

  【點評】張捷

  【播報】最后來看財經今榜第五位的新聞。

  “電梯吃人”事件讓人驚恐不已。據新華網報道,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14年,我國電梯產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但同時“電梯困人”等故障在各地幾乎每天都會發(fā)生。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新電梯比較多,基本都是2003年以后增加的,但若不注重維修、保養(yǎng)等問題,老化的時間會更快,“未老先衰”,未來電梯風險會越來越大。

  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電梯事故原因比較復雜,有可能是設備本身有質量問題,但也可能是維保的問題。針對電梯安全背后的電梯維保行業(yè),調查發(fā)現,電梯維保行業(yè)存在維保公司惡性競價、維保工人超負荷運轉、違法資質掛靠等三大亂象,導致維保質量難以保障。而制造電梯的國內品牌企業(yè),又因維保行業(yè)利微不愿涉足。

  【點評】張捷

  【播報】新聞熱點,財經解讀,以上是本期節(jié)目的全部內容,謝謝您的收看,您也可以通過掃描屏幕右下方二維碼,收看我們以往節(jié)目的精彩視頻。再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