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火辣似女神公司趕來捧錢場
- 發(fā)布時間:2015-04-03 00:36:05 來源:長沙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長沙晚報記者 李素平
年初以來,上證指數一路走牛斬獲近20%的漲幅,不僅吸引了大批中小投資者蜂擁入市,也悄然改變著上市公司這一類理財投資大鱷此前倚重銀行理財產品的格局。記者注意到,去年下半年以來股市的紅火,帶旺了券商理財產品的熱銷,而打新股的套利空間,也吸引著上市公司口袋里的閑錢。即便是新上市募集到大筆資金的次新股,也紛紛近期公告稱擬動用閑置資金來理財創(chuàng)造效益,而他們投資的標的,除了此前上市公司熱衷的銀行系保本理財、結構性存款等品種外,如今還多了券商的集合理財計劃以及收益憑證類理財產品等。
賺錢效應發(fā)酵,上市公司追加額度打新股
在股市紅火的當下,打新股堪稱無風險套利,其巨大收益空間不僅吸引著散戶,連上市公司也坐不住了。
前不久,TCL集團將56億元無風險投資理財額度追加到90億元,這一大手筆動作頗為引人關注。3月初,該公司公告稱,為提高短期財務投資收益,將運用自有閑置資金進行低風險投資理財(不含股票等二級市場投資),額度從此前的56億元提高至90億元,提高后的額度,占公司凈資產的半壁江山,占比達49.47%。而三大低風險投資方向中,參與新股網下申購位列第一,其次分別為債券貨基和委托理財。對此,公告解釋為“收益明顯高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是公司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提高閑置資金使用效益的重要理財手段?!?/p>
股市賺錢效應持續(xù)發(fā)酵的背景下,TCL此舉只是上市公司紛紛想法子錢生錢的冰山一角。
券商理財搶客,收益憑證類漸成新寵
悄然改變的,還有部分上市公司的投資偏好。
記者注意到,青青稞酒去年購買的理財產品多為銀行的結構性存款,而今年其于1月15日和19日分別購買了長江證券和中投證券的收益憑證產品,各耗資2.5億元自有資金;次新股雄韜股份也將理財的首個目標選定為券商收益憑證產品,公告稱用1.5億元募集資金購買了招商證券收益憑證理財產品;萬里股份則自去年7月買入了5000萬元的國信證券收益憑證類產品后,又滾動買入過兩次;青島雙星自去年12月初首次購買收益憑證類產品以來,前不久又追加了一筆1.3億元的投資,約定年化收益率5.5%。
券商收益憑證類產品去年才面市,是券商的創(chuàng)新業(yè)務。雖是新面孔,卻因其保本保收益的特質,在過去半年多時間里吊起了不少上市公司的投資胃口,堪稱秒殺了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的銀行理財產品。業(yè)內人士分析稱,收益憑證市場規(guī)模的擴大,為券商開源增加融資渠道的同時,也豐富了財富管理行業(yè)的投資標的。
收益有高下,公司開始追逐券商產品
此前幾年里,上市公司普遍熱衷將閑置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追求穩(wěn)健且高于銀行同期定存的回報。而在去年牛市啟動以來,乘著券商理財業(yè)務快速擴容的東風,次新股的錢生錢渠道里紛紛增加了券商這一渠道。以晨光文具、拓普集團為例,其近期的閑置募集資金委托理財公告里均表示,為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利用資金創(chuàng)造更大的經濟效益,擬使用閑置募集資金進行投資理財,購買的產品除了銀行理財外,還包括證券公司等機構發(fā)行的保本理財產品。
也有上市公司多管齊下,銀行理財和券商收益憑證類產品兩手抓。青島雙星近期的一則公告中,列舉了最近12個月內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情況說明。2014年12月4日至5日,其曾分4筆累計4億元投資同一家券商的該系列收益憑證類產品,年化收益率為5.2%至5.4%不等。而同一時段分別斥資3000萬元和2000萬元在工行、農行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分別為3.8%和4.1%,明顯遜色于券商系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