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財經(jīng)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圖書館不拒絕拾荒者入內(nèi)“點贊”

  • 發(fā)布時間:2014-12-12 03:32:22  來源:農(nóng)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耿銀平

  每天上午8時,浙江杭州圖書館新館樓下就站了不少人。其中有些人扛著臟兮兮的大麻袋,或拎一兜飲料瓶,衣衫襤褸。其實杭州圖書館不僅允許流浪、拾荒者入館,也允許他們攜行李入內(nèi)。而將雜物置于門外,則是自發(fā)行為。這是11月25日,杭州《都市快報》報道的。

  聯(lián)合國《公共圖書館宣言》稱,“公共圖書館應(yīng)不分年齡、種族、性別、宗教、國籍、語言或社會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服務(wù)?!绷骼藵h、拾荒者,可能居無定所,經(jīng)濟窘迫,但不代表他們沒有文化追求,作為平等公民的他們有充分的公共讀書權(quán)。我們的公共管理、人文管理,將弱勢群體的精神需要、文化需要和身心愉悅,都進行了最真摯的“觀照”,讓流浪漢也擁有一定的人文素養(yǎng),好讀,向上,向善,城市人文精神、人情味兒就能不斷提升。

  杭州市圖書館沒有因為流浪漢臟,而對他們“門檻高高”,更沒有因為他們地位卑微、形象不佳就“拒讀”,而是為之提供了一個溫馨、平等、尊重的讀書環(huán)境,讓圖書館成為“社會的春天”、“文明的春天”。“我無權(quán)拒絕他們?nèi)雰?nèi)讀書,但您有權(quán)選擇離開?!焙贾菔袌D書館館長褚樹青如是說。

  幾年前,當杭州市圖書館對流浪漢開放的時候,曾引起軒然大波,有人認為他們會弄臟了讀書環(huán)境。可是看看幾年后的今天,不少拾荒者不僅養(yǎng)成了泡圖書館的習(xí)慣,更學(xué)會了公共尊重,“讀書前先去洗手”,他們的文明素養(yǎng)、公共道德認知水平,在書的陪伴下,真的得到了溫文爾雅的提高。

  城市人文精神,公共氛圍,固然需要通過高樓大廈、現(xiàn)代化的氛圍,以及工業(yè)化的程序來完成,但更要在“人”的精神的高貴方面、精神雕琢方面多下功夫。希望更多城市圖書館學(xué)杭州,讓最弱勢的群體和整個社會發(fā)展,都能文明起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