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強“房價不會跌”的理由值得深思
- 發(fā)布時間:2014-11-28 08:53:21 來源:紅網(wǎng)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退休的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26日晚在《財經(jīng)》年會上表示,中國房價短期內可能會波動,但長期來看房價還會漲,估計仍有10多年的上漲期。他還認為,北京房價也不會下跌。今年以來,中國樓市降溫明顯,房地產投資增速、商品房銷售面積進入下滑區(qū)間,但近期在房貸新政以及降息等利好政策下,樓市開始出現(xiàn)回暖。(11月27日中國新聞網(wǎng))
因為過去很多次,任志強先生關于房價不會跌的預測屢屢兌現(xiàn),這一方面讓其擺脫了“任大炮”的外號,甚至還成為了一名廣受“愛戴”、信任的理財“大師”。即便如此,房價不會跌的看法,依舊讓很多普通公眾感到擔驚受怕。過去十年,調控效果不佳,越調越高。今年以來,房價好不容易進入較長時間的波動,讓很多人看到了房價繼續(xù)下探的希望,但任志強先生如今再次認為房價長期還會漲,難免讓一些公眾“傷心”。
其實,房價漲跌背后有很多因素,絕非某個人的看法就可以決定和控制的。但不得不說,任志強先生每一次關于房價會漲的理由,都有一定的道理,這一次也不例外。很多人只是被任房價將漲的看法吸引,卻忽略了其觀點背后,其實都進行了“合理”的解釋。譬如這一次,他認為,今年以來4個直轄市土地出讓收入已超過6千億元,一線城市土地價格增長了57%,而且今年以來政府沒提過要控制房價,反而提出穩(wěn)定住房消費,在這樣的情況下,房價很難有下降空間。
類似的觀點其實就是說,政府部門從房價中拿走過多,房價怎么可能不高?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xié)常委、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也對此進行過一番批評,并延伸開說,房地產行業(yè)審批多、部分雁過拔毛,亂收費。事實上,每平米房價中的政府土地出讓金、稅費占比過高,包括一些灰色、腐敗成本高,早不是什么秘密。全國工商聯(lián)2013年曾有一個很重要的統(tǒng)計調查,統(tǒng)計認為整個房價當中有61%是被政府拿走了,如果政府的成本不斷往上加,這都是剛性的成本,房價不可能掉下來,應該深刻去檢討,深入分析,然后再出政策。
作為房地產行業(yè)大佬,任志強也好,許家印也好,他們說得鞭辟入里,也佐證了政府從房價中拿走過多的事實。當然,房價中61%被政府拿走,這個數(shù)字倒不必太斤斤計較,政府拿走過多這個事實不能否認。政府拿得多并不意味著房價必然高,因為可能房價不算貴,但稅費比例不低。這個情況也不能說完全沒可能。但事實不是這樣,特別是政府從房價中拿走的和普通公眾收入比較起來過高,那么房價必然就會超過大部分公眾的承受能力。于此而言,政府如果少拿一點,房價理論上就是可以低一點的。
很多學者和機構的研究統(tǒng)計表明,房價中所含的稅費過高,其實最重要的一塊就是土地出讓金較高。導致土地出讓金過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又是因為在現(xiàn)行土地制度之下,地方政府是唯一的土地出讓者。很多時候,一旦將某區(qū)域的地價抬高到一定程度,降下來就是很難的事情了。地方政府也只有自己的苦衷。1994年稅費改革之后,中央政府拿走了大部分稅收,地方政府缺乏支柱性財稅收入渠道,土地財政被迫在各城市成為地方財力的補充。
而一旦地方政府和官員嘗到了甜頭,并隨著房地產逐漸綁架了地方經(jīng)濟乃至中國經(jīng)濟的方方面面,土地財政積重難返,并形成惡性循環(huán)。從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如果不能解開房價和地方政府利益攸關這個死結,任志強先生的言論或許又要成為現(xiàn)實。
文/張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股票行情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 最嚴調控下滬深房價仍漲 人口老齡化影響三四線樓市
- 樂天大規(guī)模退出中國市場 供應商趕赴北京總部催款
- 北京16家銀行上調首套房貸利率 封殺“過道學區(qū)房”
- 10萬輛共享單車僅50人管遭質疑 摩拜ofo優(yōu)勢變劣勢
- 去年聯(lián)通、電信凈利潤均下滑 用戶爭奪漸趨白熱化
- 奧迪否認“官民不等價”:優(yōu)惠政策并非只針對公務員
- 季末銀行考核在即 一日風云難改“錢緊錢貴”現(xiàn)狀
- 美圖7小時暴跌四成 虧損業(yè)績如何支撐600億市值受拷問
- 監(jiān)管重壓下P2P退出平臺增加 網(wǎng)貸行業(yè)進入冷靜期
- 配資炒股虧損逾百萬 股民將信托公司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