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財經(jīng)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支招鏟除買官賣官毒瘤

  • 發(fā)布時間:2014-11-16 21:15:03  來源:新華網(wǎng)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網(wǎng)事·銳話題·聚焦買官賣官之二)專家支招鏟除買官賣官毒瘤

  新華網(wǎng)北京11月16日新媒體專電(“中國網(wǎng)事”記者梁愛平 孫仁斌 吳燕婷)買官賣官現(xiàn)象就像惡性毒瘤,如果不堅決鏟除,不但威脅肌體的健康發(fā)展,甚至威脅到肌體的壽命。那么,買官賣官現(xiàn)象何以有機會在官場存在呢?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認為,買官賣官現(xiàn)象,在出臺了很多規(guī)章制度、管理辦法的情況下,仍在一些地方出現(xiàn),主要是官場生態(tài)沒有改變?!耙话咽终莆盏臋嗬^于集中。一個領導干部能不能升遷,什么時候升遷,都是一把手說了算,一些人被逼無奈,若不通過買官賣官,不討好一把手,則升遷無望。”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褚松燕認為,造成買官賣官問題比較突出的原因是官員屬于公共稀缺資源。從制度上來說,官員選拔過程不透明、用人的標準和相關程序不清晰,加上人為因素的干擾,造成這一現(xiàn)象較為突出。

  “一般來講,衡量官員選拔任用的制度是否合理,有三個標尺:一是看制度的設計是否明確、清晰、完備;二是看制度是否具有現(xiàn)實的可操作性,根據(jù)這一制度可以選拔出優(yōu)秀合格的官員或公務員;三是看制度的配套性是否完備,通過配套的監(jiān)督、管理制度,可以使庸者下能者上。”

  褚松燕認為,現(xiàn)行的官員選拔制度,缺少具體、客觀的評價指標?!岸荚谥v官員要德、能、勤、績、廉,但什么是德?什么是廉?通過什么樣的指標來體現(xiàn)出來?因為指標不明晰,所以在落實過程當中就給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西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院長王周戶認為,監(jiān)督、舉報機制不完善也是造成買官賣官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如當群眾和基層干部發(fā)現(xiàn)買官賣官現(xiàn)象時,通過正常的程序很難舉報,很多案件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一些地方甚至出現(xiàn)舉報人信息被泄漏、打擊報復舉報人等問題,“這種示范效應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買官賣官沒人管、沒人問的局面,助長了歪風邪氣?!?/p>

  專家們認為,唯有不斷完善選人用人制度與對權力的監(jiān)督制約機制,并與群眾相結合,共同交織反腐“天網(wǎng)”,才能徹底熄滅貪官“腐敗之路”上的“綠燈”。

  莊德水建議,應合理分解一把手權利,還權于民。人民、人民代表有權依據(jù)《憲法》和《選舉法》選舉和罷免各級政府的官員,對集中于一個人或一個部門的權力進行分解,由幾個人或幾個部門共同行使,對集中于少數(shù)人的重大決策權進行分解,由人數(shù)更多的一級組織來行使。

  褚松燕認為,剎住買官賣官歪風,首先要完善官員選拔與任用的制度和程序。通過客觀、公正、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選拔制度來選用官員。其次,應增強官員選拔、任用過程的可視性和透明度。“讓人們了解官員是如何選拔的,要經(jīng)過哪些程序,這些程序是怎么落實的。政策一目了然,選拔過程公平、公開、公正,就減少了一些人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王周戶認為,要強化管理、監(jiān)督措施。一方面給決策人實行終身責任倒查機制,對出問題的干部進行倒查,看是誰提拔的,有沒有充分發(fā)揚民主。另一方面,應該發(fā)動群眾和社會輿論等強化對官員選拔、任用過程的監(jiān)督,不給貪腐行為留下死角。對于群眾舉報,應當有完善的保護措施,對舉報要有明確的查處結果,給公眾一個交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