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營者:“排兵布陣” 設下“十面埋伏”消費者:“漫無目的”進 “滿載而歸”出

  • 發(fā)布時間:2014-11-03 06:35:03  來源:長春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超市商品擺放暗藏“潛規(guī)則”

  本報記者 孫霄

  “每次去超市都只想買一兩樣東西,出來時卻推了滿滿一車,我都不知道自己咋這么‘管不住手’?!笔忻窆芘孔叱瞿炒笮统?,手上拎著幾個裝滿的購物袋,調侃地說。

  進超市前“漫無目的”,出來時“滿載而歸”,許多人都有類似經歷。事實上,這一切都在超市經營者的精打細算的“排兵布陣”之中。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擺放的位置暗藏著許多秘密,跟著一位超市上貨員的腳步,近日記者進行了一次“揭秘”之旅。

  “擺陣”

  上下、左右、前后都有講究

  “只要是用心在經營的超市,幾乎每一個貨架,甚至每一件商品的擺放都有自己的原因,上下、左右、前后都有講究,我們上貨員都要經過專門的培訓?!庇浾咴诩t旗街某大型超市找到了上貨員小于,她向記者透露道。比較“懂行”的超市,商品擺放都遵循著一套相似的規(guī)則,目的是讓消費者最容易看到、拿到的商品,都是商家最想、最急于賣出去的。

  跟隨著小于的腳步,記者仔細觀察了這家超市的四層貨架,發(fā)現(xiàn)貼著“促銷”標簽的商品都在上數第二、三層貨架上。小于告訴記者,這兩層貨架的位置叫“黃金線”,對大多數人的身高來說,這個位置的商品最容易看到和拿到,所以超市有規(guī)定,由品牌商付給超市費用要求促銷的商品、利潤

  最高的商品和超市自有品牌必須放在這個位置。而“藏”在最上層和最下層的非促銷商品,對超市來說獲利相對較低,但對消費者來說,可能有些非?!皩嵒荨?。

  “這一排是薯片,放在最右邊的利潤最低,是最‘老’的原味和燒烤味,不好賣,越往左的薯片,利潤越高,也賣得越好,銷量最大的黃瓜味就放在最左邊。”小于指著貨架說。為什么越不好賣的東西越往右放呢?小于解釋道,大多數人習慣使用右手,也習慣于從右邊開始挑選商品,這種陳列可以讓不太留心挑選的顧客“幫忙”買走一些不好賣的商品。正交談間,只見一名年輕男子來到了這一貨架前,他直接從最右面隨便“掃”了幾包薯片到購物車里,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其它的‘規(guī)則’我不太了解,但聽說過先上貨的東西都擺前面,新鮮的在后面,所以我買牛奶、面包都是挑后面的。”在酸奶柜臺前,顧客付女士說。記者拿起放在最前面的一瓶酸奶,發(fā)現(xiàn)瓶上印著的生產日期是10天以前,而放在最后排的酸奶,生產日期就在前一天?!啊冗M先出’是我們上貨時最基本的規(guī)矩,先進貨的商品必須擺在前面,要是擺錯了,就得挨罰?!毙∮诟嬖V記者,“買食品的時候可以特別注意一下,只要勤向貨架深處伸伸手,就可以拿到更新鮮的商品?!?/p>

  “設伏”

  “地堆”里藏著誘餌

  在超市貨架之間的大平臺上,經常雜七雜八地堆放著大量的拖鞋、服裝、毛絨玩具等商品,上面插著超市慣用的黃色促銷牌,這就是所謂的“地堆”。許多消費者習慣性地認為,這些“地堆”里的商品都很便宜?!皯撌欠排f了或過季了,正在清倉,所以才會亂七八糟地堆一堆吧?!闭诮o孩子選購毛絨玩具的顧女

  士說。

  小于告訴記者,超市已經掌握了消費者這種慣性思維,所以現(xiàn)在的“地堆”不一定是甩賣的意思,有些“地堆”就是原價出售,還有一些會把降價的商品和沒降價的商品混合擺放,然后把降價的商品醒目標注,吸引消費者?!拔铱?.9元的拖鞋很便宜,就買了一雙,走出好遠才發(fā)現(xiàn),

  原來是29.9元的。”市民羅先生把一雙拖鞋放回了“地堆”,抱怨說。在這個堆滿了拖鞋的“地堆”上方,顯眼地插著“9.9元”的促銷牌,但仔細觀察臺架側面,會發(fā)現(xiàn)還有兩個小小的標簽,分別寫著19.9元和29.9元,而羅先生所選的拖鞋吊牌上,標價是29.9元。

  “突襲”

  “錯覺”和“無聊”誘人買下非必需品

  在陳列著桌椅、臺燈、整理箱等大件的家居生活區(qū),記者看到,貨架邊緣掛著一排浴花、手套、電池甚至糖果等單價較低的小件商品。更奇怪的是,許多消費者原本沒有特意去選購這些小件,從這里路過時卻經常隨手拿一些?!氨緛碛貌坏皆』ㄋ詻]打算買,但覺得這個好像很便宜,順便買下來也無所謂?!币晃毁I了兩個浴花的年輕女孩說。

  “超市里整理箱的價位一般是幾十元至上百元,在全是整理箱的貨架邊,掛個9.9元的浴花,你是不是覺得特別便宜?其實身為一個浴花,它可真不便宜,其它浴花還有五六元的呢。”小于說?!按蠹〖币彩浅谐S玫摹皯?zhàn)術”之一,由于和大件商品差價懸殊,人們會覺得掛在旁邊的小件商品好像很便宜。事實上,它們在同類商品中往往是價格較高或利潤最高的,如橡膠手套的價位一般在5元到30元之間,那么特意放置在大件商品旁邊的通常是20元以上的。

  “就算你繞過了路上的這些‘埋伏’,到門口結賬的時候,還有最后一關?!毙∮谡{侃道,在超市出口收銀臺旁的小貨架,大多擺放著一些口香糖、巧克力、飲料、電池等小件商品。記者看到,在等待結賬的隊伍中,大多數消費者都在瀏覽這些商品,有人隨手就拿了幾件。“口香糖、巧克力這些商品,因為不是必需品,很少有人會特意去超市找,放在里面的貨架上賣得并不好。但是放在收銀臺旁,因為等待排隊結賬時覺得無聊,商品的單價又不貴,顧客就會隨手挑兩件?!毙∮诟嬖V記者。

  前后排牛奶生產日期差一個多月

  放在一起促銷的衣服價格卻不同

  提醒

  促銷不等于打折

  小心概念陷阱

  “在超市里,由于大多數商品單價并不高,往往還是生活必需品,消費者很難做到理性消費,沖動消費的可能性很大。而超市的營銷‘戰(zhàn)術’就是抓住了這樣的機會,通過分析消費者的各種性格特點,誘導沖動消費?!痹诩质〗洕芾砀刹繉W院經濟管理學院講授市場營銷課程的張荻副教授說。除了貨架上的“心理戰(zhàn)”外,還有很多不同的營銷策略,如品嘗、試用等體驗式營銷。“根據我的現(xiàn)場調查,經過品嘗、試吃,或是被銷售員連續(xù)推銷3分鐘到5分鐘后,大多數消費者都無法拒絕購買?!?/p>

  張荻副教授提醒消費者,要保持理性消費,同時糾正一些固有的概念誤區(qū),比如對“促銷”的認識。很多人都以為“促銷”等于“優(yōu)惠”,而事實上,促銷的概念是對于經營者而言的,主要是“拉動銷售”的意思,所以打著“促銷”名義的商品,并不一定真的降價或者有優(yōu)惠。

  對超市經營者,張荻也提醒道,除了制定種種營銷戰(zhàn)術,誘導消費者的消費,還應花一些心思去保護消費者的購買情緒?!氨热缯f,現(xiàn)在仍有少數超市在執(zhí)行‘進門封包’,事實上封包極大地破壞了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進一步破壞他們的購買情緒,很多大型超市已經不再封包了,就是發(fā)現(xiàn)這種防范方式會得不償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