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廣東擬規(guī)定提拔干部需在一定范圍內公開財產

  • 發(fā)布時間:2014-10-23 06:18:00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方日報訊 (記者/辛均慶通訊員/任宣)《廣東省預防腐敗條例(草案)》(下稱“草案”)22日正式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草案明確裸官不得擔任領導職務,不得在重大涉密、安全、財政、金融監(jiān)管、人事、財務等重要崗位、敏感崗位任職。擬提任領導干部的,應如實報告?zhèn)€人房產、投資、債務、配偶子女從業(yè)等情況,并在一定范圍內公開。不按要求報告的,不予提任。領導干部應每年報告?zhèn)€人有關事項,有關部門應核實或者按比例抽查核實。

  草案還明確,除涉及國家秘密的部門外,各級財政部門和財政撥款單位應當每年在本級政府、單位網站或者媒體及時、詳細公開財政預算決算、部門預算決算、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費、因公出國(境)費等信息,有關信息應細化到末級科目。對預、決算之間或者不同年度之間數額變動較大的情況和項目,應當予以詳細說明。

  省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整個立法過程將以“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主線貫穿始終,著眼解決例如官商勾結、裸官貪腐、收受紅包禮金、變相受賄等反腐敗的重點難點問題。

  《廣東省預防腐敗條例(草案)》9月22日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并提請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審議。

  “帶病提拔”將倒查追究責任

  干部“帶病”提拔的問題在草案中也有明確規(guī)定。草案指出,國家工作人員晉升前存在違紀違法問題,晉升后被查處并受到撤職以上處分的,有關部門應當對其選拔任用過程進行調查。經調查核實,存在違反規(guī)定選拔任用問題的,應當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發(fā)生“帶病提拔”等情況后,監(jiān)察機關或者任免機關將啟動問責機制。草案規(guī)定,將追究領導干部責任的情形包括:對廉政建設工作領導不力,管轄范圍內的不廉潔行為得不到有效治理,造成不良影響;對上級領導機關交辦的責任范圍內的事項不傳達貫徹、不安排部署、不督促落實,或者拒不辦理;對本地區(qū)、本部門、本系統(tǒng)發(fā)現的嚴重違紀違法行為隱瞞不報、壓案不查;疏于監(jiān)督管理,致使領導班子成員或者直接管轄的下屬發(fā)生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違反規(guī)定選拔任用干部,或者用人失察、失誤造成惡劣影響等等。

  正職領導干部應接受現場評議

  近年來,廣東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和預防腐敗制度創(chuàng)新方面有一定的基礎,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比如針對領導干部的述職述廉述德,草案作了細化規(guī)定。

  其中明確,機關、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的領導集體承擔本單位預防腐敗工作的主體責任,主要負責人為本單位預防腐敗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各級機關、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領導干部應當定期約談本單位內設機構、直屬單位、下級機關的負責人,了解其所在機構或者單位廉政建設情況和其本人廉潔履職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談話內容將記入相關人員廉政檔案,作為對其工作考核、獎勵懲處、晉升任職的重要參考。同時,各單位應當健全民主評議領導干部制度,每年組織單位干部職工對領導干部廉潔履職情況進行民主評議。評議情況應當向被評議者通報,并以適當形式在單位范圍內公開。

  擔任正職的領導干部應當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和有關規(guī)定向上級監(jiān)督機關或其他機關述廉,并接受現場評議。各級人民政府職能部門的內設機構和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應當定期向派駐(出)監(jiān)察機構述廉,未設派駐(出)監(jiān)察機構的,向所在單位的監(jiān)察部門述廉,并接受現場評議。

  不得兼職或從事有償中介服務

  草案明確,國家工作人員不得以獨資、合資、合股、承包、租賃、受聘等方式經商辦企業(yè)或者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不得擁有非上市公司、企業(yè)的股份或者證券;不得以集資、交易、委托理財等形式謀取不正當利益,或者利用知悉和掌握的內幕信息謀取利益;不得未經批準,在經濟實體、社會團體、事業(yè)單位、行業(yè)組織、中介機構等單位兼職、領取報酬或者從事有償中介服務。

  已退休或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也要遵守相關的回避要求。草案規(guī)定,曾擔任領導干部的國家工作人員離職或退休三年內,其他國家工作人員離職或退休后兩年內,不得接受原任職務管轄的地區(qū)和業(yè)務范圍內的企業(yè)和其他營利性組織的聘任,或者個人從事與原任職務管轄業(yè)務相關的營利性活動。

  借款超過年薪必須書面報告

  “紅包”禮金變相受賄,領導干部親屬、子女以及特定關系人間接受賄,涉案資金財產轉移海外等情形在草案中也有針對性的規(guī)定。

  草案明確,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收受任何可能影響公正執(zhí)行公務的禮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和貴重物品,未能拒收的,應當及時上交監(jiān)察機關或者本單位監(jiān)察部門。國家工作人員向管理或者服務對象借款,金額超過本人一年工資總額的,必須在借款行為發(fā)生后的一個月內,書面向所在單位監(jiān)察部門報告。

  領導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得在領導干部管轄的地區(qū)和業(yè)務范圍內,從事可能存在利益沖突的經辦商業(yè)、企業(yè)、中介服務等活動;不得在領導干部管轄的地區(qū)和業(yè)務范圍內的外商獨資企業(yè)或者中外合資企業(yè)擔任由外方委派、聘任的高級職務以及其他可能存在利益沖突的活動。

  建可疑資金監(jiān)測系統(tǒng)防外逃

  草案還明確,檢察機關建立完善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系統(tǒng),向社會提供查詢;單位或者個人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有行賄、欺詐、出具虛假報告等違法行為并被查處的,應當將該行為記入其信用檔案,依法限制其在一定期限內參與政府采購、招標投標等有關經濟社會活動,或者獲得有關榮譽稱號。

  同時,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外事部門、金融機構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國家工作人員出國(境)審批和管理,完善出入境證件管理制度,建立可疑資金監(jiān)測系統(tǒng),及時掌握涉嫌違紀違法國家工作人員大額資金轉移信息,強化協(xié)作,信息共享,形成防范國家工作人員和資金外逃的預警機制。

  另外,機關、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應當支持輿論監(jiān)督工作,為新聞媒體采訪報道提供方便,不得封鎖消息、隱瞞事實、干涉輿論監(jiān)督。對新聞媒體報道或者反映的機關、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及其工作人員不廉潔問題,有關機關或者單位應當及時開展調查處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