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應收益與公益并重
- 發(fā)布時間:2014-10-06 10:33:01 來源:中國民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懷仁
前不久,筆者因公出差,在西部地區(qū)一座中小型機場乘飛機。盡管這座機場看著不大,但是從外觀看很是氣派。辦完公事后,當準備從這座機場出發(fā)返回北京時,筆者看到了令人心寒的一幕。
9時左右,在機場候機樓一層,旅客準備過安檢通道。此時,機場廣播通知某航班延誤了,需要等待一個多小時。于是,筆者和其他旅客四處尋找可以坐的地方,發(fā)現(xiàn)在候機樓的一樓座位不少。但沒想到的是,坐座位卻沒那么容易:可供旅客免費使用的座位不超過10個,其余的座位都被一個咖啡廳占用,若要坐必須進去點杯咖啡或其他飲品,不然就會被服務員“叨叨”。
面對這一幕,筆者其實非常理解。我國不少中小機場面臨著擺脫經營虧損困境的難題,機場既要考慮公益性,又要兼顧收益性,實在是不容易。但機場的定位是公共基礎設施。如果機場向旅客提供的候機座位都要收費,其公益性又從何談起呢?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旅客往往更青睞選擇大機場或大航空公司出行。究其原因,因為旅客深知這些機場和航空公司在注重盈利的同時,做到了收益性和公益性兼顧。
作為企業(yè),機場注重經濟效益無可厚非,也是應該的,但是前提是要有個“度”。特別是我國不少中小型機場地處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客流量相對較小,市場需求相對不足,容易出現(xiàn)注重收益性、輕視公益性的現(xiàn)象。但是,不管機場經營情況好不好,機場必須明確的是,首先要強調公益性,之后再考慮收益性。即使注重收益性,面向旅客提供的最基本的公益性服務也不能打折扣,否則結果可能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本末倒置。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旅客將選擇乘飛機出行。旅客希望的是,機場為他們提供基本的服務。因為只有實打實地給百姓溫暖和關愛,才會得到百姓給予的更多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