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越遠越清晰的身影
- 發(fā)布時間:2014-09-14 06:31:48 來源:經(jīng)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無論走出多遠,都是因為他們點亮我心中知識的光芒,支撐起我人生的起點,都是他們溫暖著我們的生命。他們的身影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漠,反倒越來越清晰起來——
每次看到學校門口那些懷著期待走來的學生,看著那些笑容滿面的老師,心中總是充溢著溫暖。有多少次啊,我也曾這樣被迎進校園,又被送出學校!
離開學校二十多年來,記憶中最清晰的總是老師的身影。這些身影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漠,反倒越來越清晰起來,仿佛明天清晨他們還會出現(xiàn)在我早自習的課堂上……
窯洞里的陳老師
山村里那三孔坐西朝東的石砌窯洞,就是我的小學。南邊的是一、二年級和三年級的教室,中間的是四五年級教室,北邊窯洞是幾個老師共同的辦公室。而家在外村的老師,還把這里當臥室。
趴在老師辦公室窯洞的地上算數(shù)學題,成為我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記憶。陳老師從小學二年級開始給我們代課。農(nóng)忙季節(jié)家里大人下地干活,我就需要提前回家燒火做飯。每次去請假,陳老師從來沒有不準過,但回回都會讓我算數(shù)學題。他不知道從哪里弄來一本綠皮書,里面有許多復雜的四則運算題。我去請假時,他就寫下一則數(shù)學題,給我一支粉筆,讓我趴在地上運算。那些四則運算題在我小小的頭腦中,像故鄉(xiāng)的大山一樣連綿不絕。我常常要從窯洞底部一直寫到門口,才能算完。如果做錯了,陳老師會背著手,從窯洞底部順著我的計算步驟走一遍,然后讓我重新計算。直到算對了,他才準假讓我回家去燒火做飯。
我讀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作文課,他給我們講如何把描寫景物與表達感情聯(lián)系起來。講過之后,他朗誦了一篇自己寫的文章,主題是寫我們村后一段崎嶇的山路“榔梯”。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記不起文中的句子了,只記得四字一句,長短相間,朗朗上口,讓我們大開眼界。后來,我知道,那些句子大多是從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中來的。但陳老師學習古人的文筆,描寫我們熟悉的山,的確給我不少啟發(fā)。陳老師桌子上放著一些高中和初中的課本,這些書是我當時所能見到的最“高深”的讀物。陳老師把自己的學習和對我們的教育緊緊聯(lián)系起來,盡管用今天的眼光看,有些也并不科學,但那仿佛是一扇窗,讓更多知識的光芒照到了我們幼小的心上!
陳老師叫安郎,是我一個遠房姥爺?shù)呐?。論輩分,我該稱他“姨父”,然而我一直叫他“老師”。那時,他還是民辦教師,上課但并不領(lǐng)工資,由大隊記工分,到年底和村里人一起分到很少的錢。后來,才給發(fā)微薄的工資。1993年冬天,全國都在清欠民辦教師工資,我曾隨有關(guān)領(lǐng)導到一個偏僻山村給民辦教師“發(fā)”工資。這位老師十五年的工資不到2000元!拿到這些錢,那位老師眼眶中幾乎要落下淚來。當時,充滿我腦海的就是我的陳老師。我第一次以成人的思維去理解陳老師的生活,才知道他給我們上課是多不容易。
那時,春天和秋天學校都要組織勞動,給老師種地。村里常常分出一塊菜地和一塊糧食地,給公辦老師耕種,以貼補家用。春天,我們會帶上農(nóng)具,跟著老師去翻地、施肥、下種,秋天又會被帶著去收割。陳老師是民辦老師,沒有這個“待遇”。盡管如此,“動用”我們這些小勞力去地里干活,也完全在家長和學?!敖邮芊秶眱?nèi),但陳老師從沒有讓我們幫他干過農(nóng)活。
陳老師后來考上了縣教師進修學校,畢業(yè)后終于轉(zhuǎn)為公辦教師,離開山村到鄉(xiāng)辦中學去任教。有一次我在鄉(xiāng)里等長途車的間隙,曾經(jīng)去看望過他。當時陳老師正在一張報紙上寫毛筆字,他指著剛剛寫過的幾個字說,許多事情其實沒有太多道理,只要不停地做,功夫下到了,總會有收獲。這是我現(xiàn)在能想起來的、陳老師對我“最近的”一次教導,屈指算來,忽忽也過去快三十年了!無論歲月磨蝕了多少往事,他在窯洞里教我算題的情景都讓我無法忘記,是他給予了我們知識的光芒!
讓我看腳下的張老師
張俊明老師在初中和高中都給我?guī)в⒄Z課,但加起來也只有兩年多一點時間。我們升高二不久,他就調(diào)離學校了。我們濃濃的師生情誼卻綿延了二十多年,等于我們在一起時間的十倍還多。
我讀初三,張老師剛從晉東南師專畢業(yè);我讀高一,他又開始帶高中英語課,還帶我在的班級。雖是新出校門,但張老師已經(jīng)有多年教齡。他曾經(jīng)在小學當過民辦教師。和那個時代許多沒有機會讀大學的人一樣,張老師非常好學。他從民辦教師開始,通過努力走進高校,走到中學講臺上,后來又走向領(lǐng)導崗位。張老師對教書傾注了太多讓我無法忘記的情感。
我中學時,學習不太好,但理想?yún)s不小。因為和張老師走得近,當然和他說起過自己不著邊際的所謂理想。那年夏天的傍晚,我又和他談起了理想,他卻給我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故事:他小時候,到十多里遠的外村去看電影,回來的路上,天上有月亮,所以走得比較快。他一路望著天上,沒有想到腳下竟然到了岸邊,結(jié)果差一點掉下去。他說:“人生也是這樣,不僅要看天空,還要注意自己腳下。這樣才能走遠?!边@個故事讓我認識到扎實讀書與未來理想同等重要。張老師的這個哲理故事,伴隨我讀了高中,讀了大學,至今仍給我教益。
有一天晚上學校包場看電影,我沒有去。幾角錢電影票,對我是個不小的數(shù)字。那夜,教室只有很少幾個同學。有人在學習,我卻在那里玩。張老師突然在窗戶上張望了一下,就把我叫了出來。隨他走進南小樓宿舍,他問我:“今天是星期幾?”我很奇怪,就告訴了他。當然,那天不是休息日。他說:“那你為啥不上自習?”我有些理直氣壯地回答,同學們都去看電影了。張老師只反問了我一句:“別人休息你也玩,那能考上大學?”我記得,小屋里靜了好大一會兒。他拿出幾個沒有用過的備課本送給了我。不久,張老師就調(diào)離教師崗位了。
對于我們那個年代的孩子來說,本子和筆都令人珍視。張老師送我的第一本備課本,我記得是他用過的。上面記滿了他對每一課生詞的解釋。我大概是從這個本子開始,學習英語才真正上了路。我認真學習張老師本子上的生詞,尤其是仔細去體會每個單詞的用法而不僅僅是記住其意思。后來,我就按這樣的思路學習英語單詞,收獲了不少的進步。高中畢業(yè)之后,我的行李中還保存著那幾本又厚又大的本子,上面寫著“備課本”三個大紅字。
張老師后來調(diào)到外地,但我們的聯(lián)系一直沒有中斷過。中學期間,我隔三差五都能收到他的來信,信封上收信人名字那三個字總寫得很大。剛上大學,張老師曾語重心長地給我提了一些建議。大學畢業(yè)之后,我得到了張老師更多直接的幫助,就像當年他給我備課本一樣。
走出校門之初,就業(yè)和工作極其艱難,無奈之下,我曾遠走山東找工作。在當時,區(qū)區(qū)數(shù)百元路費,是我越不過的難關(guān)。在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乘車走了百十里路去找張老師。已經(jīng)在外縣擔任領(lǐng)導的他給了我一番熱情鼓勵,還拿出400元錢。我用這筆錢到山東走了一大圈。我能走出山西,走到更遠的地方,如果沒有那年的那次“游歷”,恐怕是不可想象的。當我穩(wěn)定下來還錢時,張老師卻幾次拒絕。兩三年之后,我才用郵寄的形式把錢還給張老師。他用我熟悉的筆寫了一封很長的信給我。這些都成為我生命中溫暖的文字,讓我終生難忘。有一次張老師到北京來出差,我那時剛剛讀完研究生,正準備就業(yè)。張老師依然像過去一樣鼓勵我,臨行還囑咐我,如果將來安家置業(yè)經(jīng)濟上有困難,就跟他說。不久之后,當我買房子時,張老師真的又借錢給我。
從小學到大學,教過我的老師少說也有數(shù)十位了,張老師大概是給我直接幫助最多的。但我生活和工作完全安定下來的這些年,張老師就“退”到記憶中了。除了逢年過節(jié)有一些問候之外,我這些年來竟然沒有機會去看望過他!
有人說過,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一是看他本人做了什么,再就是看他幫助別人做了什么。我想,老師大概是幫助別人做事最多的一群人,有時連幫助過誰,他們自己都記不清了!
無論走出多遠,都是他們支撐起了我們?nèi)松钠瘘c,都是他們溫暖著我們的生命。“他們”,就是那些依然站在學校門口滿面笑臉迎接新生的老師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 最嚴調(diào)控下滬深房價仍漲 人口老齡化影響三四線樓市
- 樂天大規(guī)模退出中國市場 供應商趕赴北京總部催款
- 北京16家銀行上調(diào)首套房貸利率 封殺“過道學區(qū)房”
- 10萬輛共享單車僅50人管遭質(zhì)疑 摩拜ofo優(yōu)勢變劣勢
- 去年聯(lián)通、電信凈利潤均下滑 用戶爭奪漸趨白熱化
- 奧迪否認“官民不等價”:優(yōu)惠政策并非只針對公務(wù)員
- 季末銀行考核在即 一日風云難改“錢緊錢貴”現(xiàn)狀
- 美圖7小時暴跌四成 虧損業(yè)績?nèi)绾沃?00億市值受拷問
- 監(jiān)管重壓下P2P退出平臺增加 網(wǎng)貸行業(yè)進入冷靜期
- 配資炒股虧損逾百萬 股民將信托公司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