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瑞“借殼”失敗楊冪無緣上市盛宴
- 發(fā)布時間:2014-09-12 02:31:30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京報訊 (記者鄭道森)前晚,上市公司泰亞股份公告,與影視公司歡瑞世紀的資產重組方案終止。
歡瑞世紀曾制作《宮鎖心玉》、《宮鎖珠簾》、《古劍奇譚》等熱門電視劇,原本計劃通過資產置換實現(xiàn)“曲線上市”。在歡瑞世紀,楊冪、賈乃亮、李易峰等諸多明星都是公司股東。重組失敗也意味著,明星們“持股待富”的夢想破滅。
昨日市場有傳言認為,終止重組可能是因為方案規(guī)避了“借殼上市”的審批,導致證監(jiān)會的不認可。對此,泰亞股份董秘謝梓熙卻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重組失敗是因為相關方未能就細化交易達成一致意見。
楊冪、何晟銘等“潛伏”被重組方
歡瑞世紀公司成立于2006年,讓這家公司聲名鵲起的是《宮》等一系列電視劇,這些電視劇大多由湖南經視主投,歡瑞世紀參投,并且在湖南衛(wèi)視的黃金檔獨播。2011年,歡瑞世紀就進行了股改,不久后,市場傳出歡瑞世紀謀劃IPO的消息。但資本市場上的IPO暫停以及現(xiàn)在IPO“堰塞湖”導致的漫長排隊期,讓歡瑞世紀最終選擇了通過與上市公司泰亞股份進行資產重組而“曲線上市”。
在歡瑞世紀的股東名單中,有多位明星的名字。例如,何晟銘持有歡瑞世紀100萬股,持股比例0.93%;楊冪持股50萬股,持股比例0.46%;杜淳持股40萬股,持股比例0.37%。而賈乃亮、孫耀琦、李易峰均持股20萬股,持股比例0.19%。
此次資產重組的失敗,意味著“明星股東”手中持有的股票短期內將難以變現(xiàn)。
重組方案曾被指“打擦邊球”
泰亞股份與歡瑞世紀如果重組成功,將是一個雙贏的結局。泰亞股份會剝離增長空間不大的鞋底資產,引入更有想象力的影視公司,股價可能大漲;歡瑞世紀會獲得資本運作平臺,有利于籌集資金,緩解公司資金緊張的局面。
那么,重組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呢?
泰亞股份的公告稱,重組終止是因為“相關各方最終仍未就重組的細化交易方案達成一致意見”。但有消息人士指出,重組失敗很可能源于證監(jiān)會對泰亞股份的重組方案不認可。
在此前的方案中,泰亞股份將原有公司資產全部置出,并且將歡瑞世紀的資產全部置入,這似乎是一個“借殼上市”,但交易各方通過一系列的資本運作,使得泰亞股份實際控制人保持不變,未能觸發(fā)“借殼上市”的條件,從而規(guī)避了證監(jiān)會的審批。
中信建投副總裁徐顯剛曾撰文評價:“這是典型的通過利用現(xiàn)有的規(guī)則規(guī)避‘借殼’的行為,但在本質上又是真正的借殼?!?/p>
泰亞股份董秘:因交易細節(jié)談不攏重組失敗
昨日,泰亞股份董秘謝梓熙對新京報記者回應稱,此次重組失敗,是因為一些細節(jié)沒有談攏,具體是哪個細節(jié)不便透露。他還表示,歡瑞世紀共有61個股東,有時不容易達成一致意見。
昨日還有媒體質疑,重組失敗,可能是因為泰亞股份隱匿了關聯(lián)關系。今年3月,泰亞股份大股東泰亞國際曾將6000萬股轉讓給林建國、林健康、林清波、丁昆明4人。隨后有媒體發(fā)現(xiàn),這4人的住所和通訊地址十分相似,均出自晉江市陳埭鎮(zhèn),其中林氏均來自桂林村,而泰亞股份老板林松柏也是晉江陳埭鎮(zhèn)人。
對此,董秘謝梓熙回應稱,這個問題曾被深交所多次問詢。當初出售股權,是因為泰亞股份的大股東泰亞國際是外資,而外資不能進入影視行業(yè),所以才將股份出手。
謝梓熙稱,之所以都是本地人參與,是因為本地人對企業(yè)比較了解,價格也相對比較合理,“這一點我們曾經跟深交所反復解釋”。
■ 延展
泰亞股份復牌仍漲停
與此前“重組跳票”的股票股價連續(xù)大跌不同,昨日復牌,泰亞股份股價漲停。
北京一家券商的首席分析師告訴新京報,股價漲??赡芤驗樘﹣喒煞菔兄档陀?0億元,屬于小市值股票,盡管此次資產重組失敗,仍然具有“殼價值”,市場對股價上升有預期。
不過,泰亞股份公告稱,未來3個月內都不會籌劃資產重組。昨日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董秘謝梓熙表示,重組是很偶然的結果。泰亞股份并不是一直在追求重組,也不會說一家不行再找一家,這次跟歡瑞世紀的重組只是機緣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