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25日 星期六

財經(jīng)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這個團隊不尋常

  • 發(fā)布時間:2014-08-07 02:30:3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踐行核心價值觀

  2012年7月21日席卷北京的那場60年來最強暴雨,如今想起仍讓許多人心有余悸。那天,邢琰被堵在路上動彈不得,半夜才回到家。

  這次遭遇有些偶然——那天是周末,她為嫦娥三號的仿真工作一早來到單位加班;原本可以早些離開,她卻因為一個參數(shù)的優(yōu)化而一拖再拖,最后生生把自己卷入這場雨中。偶然中也有必然——暴雨雖不常有,加班卻是常事?!拔覀兊墓ぷ鲗?jié)點要求嚴格,哪怕加班到深夜也得按節(jié)點完成?!彼f。

  邢琰口中的“我們”指的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控制博士班組”,她是第六任組長。這是一支不尋常的團隊。班組現(xiàn)有成員37名,其中博士、博士后35名,碩士2名,堪稱“青年博士突擊隊”。自1979年成立以來,該班組先后完成了我國首顆近地軌道三軸穩(wěn)定衛(wèi)星、首顆返回式衛(wèi)星、首顆雙自旋穩(wěn)定衛(wèi)星,以及神舟系列飛船、天宮一號、嫦娥系列探測器、對地遙感衛(wèi)星等航天器控制系統(tǒng)方案。目前,該班組還承擔著月球采樣返回、空間站等重大工程的控制系統(tǒng)方案設計,以及我國未來火星和小行星探測、載人登月、空間太陽能電站等中長期航天任務的控制系統(tǒng)論證和關鍵技術攻關。

  近日,記者走近這支團隊,探尋他們不尋常的故事。

  ??小坝补穷^”

  月球探測、空間交會對接、北斗導航、高分專項……近年來,我國航天重大工程不斷迎來“第一次”的挑戰(zhàn)。工程怎么實施,制導、導航與控制是關鍵。博士班組所承擔的控制方案研究和設計工作,正是技術創(chuàng)新發(fā)展鏈中的第一站。怎么做?學不來?!坝补穷^”得自己啃。

  為最大化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班組采用創(chuàng)新管理方法,秉承“長+短”發(fā)展理念,推行迭代式研發(fā)模式。班組在型號和預研任務中進行縱向管理,立足工程需求,放眼科技前沿,推行基礎預研、背景預研、方案研究迭代進行的研發(fā)模式。其中基礎預研重在中長期前瞻性理論攻關,背景預研集中突破共性技術難題,方案研究立足工程加速成果轉(zhuǎn)化應用。三個環(huán)節(jié)緊緊相扣,除了完成中短期型號任務,深厚的基礎理論功底還為型號共性技術問題、突發(fā)事件的解決儲備了技術,并對探索世界航天控制領域的發(fā)展趨勢產(chǎn)生了積極意義。

  在此基礎上,班組還采用“內(nèi)+外”的組織模式,針對共性技術難題和重大型號任務,打破了基礎、背景和方案研發(fā)之間的壁壘,組建“關鍵技術攻關小組”,充分發(fā)揮人才專業(yè)優(yōu)勢集智攻關。目前該班組已組建“姿態(tài)快速機動快速穩(wěn)定”、“陀螺高精度建?!薄ⅰ叭嵝钥刂啤钡攘шP鍵技術攻關小組,加強了各專業(yè)組之間的橫向溝通,使技術研發(fā)隔行不再如隔山。

  隨著一次次攻堅克難,我國航天事業(yè)不斷取得里程碑式的成就:神舟飛船完成了與天宮一號的自動交會對接、手控交會對接、繞飛交會等技術試驗,使我國載人航天事業(yè)邁入空間站工程建設新階段;嫦娥二號探測器在距地球700萬公里的深空與圖塔蒂斯小行星擦身而過,并不斷刷新著我國深空探測距離的紀錄;嫦娥三號探測器實現(xiàn)月面軟著陸,玉兔號月球車完成月面巡視勘察,標志著我國探月工程第二步戰(zhàn)略目標全面實現(xiàn)……

  “難啃的骨頭總會交給我們?!卑嘟M成員王鵬基說。自信且自豪。

  甘坐“冷板凳”

  攻關難,專注十余年攻一道關則難上加難。而這是博士班組每個成員都要面對的挑戰(zhàn)。

  “當遇到一個參數(shù)、算法如同隔著窗戶紙怎么也捅不破時,撞墻的心都有。想到自己一個型號干十年八年,有時也會羨慕那些做成熟型號,兩三年就能出成果的同事?!蓖貔i基說,“但這是我們的使命?!?/p>

  不過更多時候,他們并沒有坐冷板凳的感覺,而是潛心鉆研,充分享受工作過程帶來的快樂。

  為了營造出快樂的研發(fā)環(huán)境,班組建設了“收+放”的學術交流平臺,采用“研究外放,成果內(nèi)收”的管理辦法,尊重個人研究興趣和特長,鼓勵組員針對個人興趣進行選題、對外合作和交流。相關研究成果則納入班組成果庫,并能與國內(nèi)優(yōu)勢單位開展技術成果交流。

  每當一項工作完成,他們能獲得更大的喜悅?!澳芸吹酱蠹覍教焓聵I(yè)的認可,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成功應用,肯定自己的價值,這就是我的幸福感。”邢琰說。

  “別只看到苦,苦盡甘來時,那種喜悅難以言表。”王鵬基說,嫦娥三號在月面成功著陸的瞬間,他會一生銘記?!艾F(xiàn)在抬頭看月亮都覺得親切,就像自己的孩子在那里?!?/p>

  越“爭”越團結

  馬艷紅剛加入班組時并不適應。

  初次參加技術討論會,大家爭論的激烈程度大出她的意料?!爸R分子不是應該斯文些嗎?”她暗自嘀咕。誰知會一開完,大伙又親熱如初了。

  很快她便融入了這樣的氛圍,毅然拋下了女博士的斯文身段,投身于轟轟烈烈、不可開交的“爭吵”之中。

  “較真”是中國航天人的傳統(tǒng),在博士班組,這一傳統(tǒng)被繼承并發(fā)揚得淋漓盡致。

  一次,幾位班組成員以玩具車能否逆風前行為例,展開了一場涉及空氣動力學等領域的爭論。班組成員林波回家就把女兒的玩具車拆得七零八落,加以改裝后進行試驗,并錄制了視頻,最終讓其他人心服口服,還贏了一頓飯。

  在這樣以技術為本、平等交流的業(yè)務氛圍中,即便是德高望重的老專家,也時常卷入“戰(zhàn)局”。

  當班組編寫《基于地球敏感器的地球捕獲控制算法》時,受邀參與評審的老專家陳義慶提醒編寫者,要考慮相關設計可能存在的雙解問題。因為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一場爭論由此展開。年輕的編寫者習慣通過公式解算處理問題,陳義慶則憑借深厚的工程經(jīng)驗,從空間幾何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形象化理解。雙方你來我往幾回合,一直無法達成共識。適逢周末,大家不得不“休戰(zhàn)”,回家后卻都“暗自用功”——年逾七十的陳義慶親手繪制了地球敏感器的空間幾何關系示意圖,以及輸出量變化曲線,寫下了不同條件下的分析結果;編寫者則對解算公式進行了復核和仿真驗證,并對相關設計的物理概念進行了分析。繼續(xù)討論時,大家發(fā)現(xiàn)雙方的分析竟是殊途同歸。

  這樣的爭論,不僅讓大家越來越團結,更讓一批批優(yōu)秀的青年人才脫穎而出。

 ?。萍既請蟊本?月6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