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祖榮:美國該為攪局亞投行臉紅
- 發(fā)布時間:2014-10-29 07:14:00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王斌
10月24日,包括中國、印度、新加坡和哈薩克斯坦在內的21個首批意向創(chuàng)始成員國的財長和授權代表在北京正式簽署《籌建亞投行備忘錄》,共同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據介紹,亞投行將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qū)域多邊開發(fā)機構,按照多邊開發(fā)銀行的模式和原則運行,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法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初始認繳資本目標為500億美元左右。預計在2015年底前投入運作。
遵循開放包容的原則,亞投行歡迎其他有興趣的國家和經濟體加入籌建進程。鑒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在未來十年間需要8萬億美元,而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fā)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因種種原因難以滿足這種發(fā)展需求,因此對廣大亞洲發(fā)展中國家來說,亞投行的成立好比久旱逢甘霖,將對亞洲經濟的可持續(xù)增長和就業(yè)的增加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然而,對這樣一件有利于亞洲乃至世界經濟復蘇的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美國的所作所為卻讓人感到震驚和不解。據報道,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稱,國務卿克里已直接向中國和其他伙伴表明,美國歡迎亞投行的主意,但美國強烈呼吁亞投行達到管理和透明度的國際標準。事實上,亞投行也同樣強調管理和透明度的國際標準,與美方并無原則性分歧。澳大利亞媒體的一則報道更加披露了事情的真相。這家媒體說,克里國務卿已親自要求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不要讓澳大利亞加入亞投行。難怪澳大利亞和韓國以前曾表示有興趣加入亞投行之意,卻缺席24日的簽字儀式。不少觀察家認為,美國的游說和政治壓力是澳、韓兩國缺席的主因。
其實,美國的所作所為不僅有損自身形象,暴露了其重返亞洲幫助振興經濟承諾的虛偽性,也給澳大利亞和韓國出了難題,損害了他們的經濟利益。亞洲作為世界經濟的發(fā)動機,無論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都應該盡力加以保護,促使這臺發(fā)動機為全球經濟的強勁復蘇提供更大動力。圍繞亞投行的籌建,美方在亞洲國家中挑撥離間的行徑不得人心,最終將會損害自身利益。
在世界經濟全球化大潮中,各國經濟相互依存度不斷提高。一旦亞洲經濟出了問題,美國也不能獨善其身,到亞洲來分一杯羹的目標也會落空。因此,美國政治人物和決策者必須摒棄零和游戲邏輯以及博弈論思維,真正看到亞投行和世界銀行、亞洲開發(fā)銀行相互補充、相互協(xié)作的真實關系和美好的合作前景,徹底拋棄亞投行的建立和發(fā)展威脅其在亞洲“領導”地位的多余顧慮,與包括中國、韓國、日本、印度尼西亞在內的亞洲各國和澳大利亞一起,攜手合作,把亞投行做大做強,為亞洲經濟的振興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應有的努力。
(作者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