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匯豐將終止編制中國PMI指數
- 發(fā)布時間:2015-06-26 13: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少雷
北京時間6月26日消息,周五匯豐發(fā)言人向路透社表示,匯豐已經停止與金融信息公司Markit合作編制中國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該發(fā)言人稱此前與Markit的合作非常成功,但匯豐正在轉向其他機遇。
實際上,數月來市場內部人士一直在猜測雙方合作的終結,尤其是近來匯豐經濟學家不再對PMI報告提供評論。匯豐與Markit編制的PMI與中國統(tǒng)計局公布的官方PMI有所區(qū)別,前者主要關注中小企業(yè),而官方PMI調查樣本集中在大型國有企業(yè)。Markit并未立即做出回應。
香港經濟學者、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梁海明分析:匯豐未來不再推出包括中國在內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PMI指數,與以下三個原因有關。
1、要維持贊助PMI指數,所費不菲。以匯豐PMI指數為例,通常是對超過四、五百家企業(yè)的采購經理進行調查,獲得85%至90%的回復后計算得出的。
除了調查中國之外,還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PMI指數需要發(fā)布和調查,調查機構markit economics需要付出龐大的人力、物力,相信費用相當高。尤其是近年來匯豐盈利已大幅縮減,而且正在進一步縮減開支,所以可能就不再贊助。
2、所得數據并非持續(xù)可靠。匯豐PMI,一般以調查中小企業(yè)為主,由于近年來融資難,經營困難,有不少中小企業(yè)為順利得到融資,會有虛報數據的可能性,因為如果一些中小企業(yè)自己填報的數據很差的話,以后可能向匯豐貸款的成功率就減少了,不如在數據方面下下工夫,為自己的融資奠定基礎。所以,隨時移勢易,數據并非十分可靠下,使得匯豐PMI的重要性開始失去昔日光華,對匯豐、對關注該數據的各界人士,都非好事。
3、匯豐PMI的代表性逐漸萎縮。中國經濟蓬勃、高速發(fā)展的時候,中國的大中小企業(yè)百花齊放,匯豐PMI指數有其代表性。但隨中國經濟逐漸放緩,中國中央政府要經濟轉型、調整產業(yè)結構,不少中小企業(yè)可能面臨“汰小留大”的陣痛,汰小留大情況越嚴重,匯豐PMI的代表性就會縮小,與中國政府的PMI的差異將更擴大。
在上面三個因素之下,對匯豐而言,是否繼續(xù)發(fā)布都是兩難,或許匯豐自己放下這個指數,由別的機構頂下,來發(fā)布這個PMI指數,這更符合匯豐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