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周小川:貨幣利率明顯下行 傳導至實體經濟需時間

  • 發(fā)布時間:2015-04-02 16:50:26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中國網財經4月2日訊 2015年3月29日,周小川行長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非常規(guī)貨幣政策的前景”分論壇討論,就非常規(guī)貨幣政策等議題闡述觀點,他認為中國貨幣政策已經回到了更加常規(guī)的狀態(tài),貨幣市場利率已經明顯出現了下降,希望未能一段時間能順利傳導至實體經濟。

  實錄如下:

  周小川:我想先談一下我對非常規(guī)貨幣政策概念的理解,之后介紹目前中國的貨幣政策。

  在本輪國際金融危機期間,美國、日本以及歐元區(qū)開始實施非常規(guī)貨幣政策時,貨幣政策面臨的情況發(fā)生了變化,一是通脹率很低,甚至可能還出現了小幅通縮;二是經濟很難從金融危機中復蘇。非常規(guī)貨幣政策一般有如下的典型現象:一是利率接近于零,即所謂的零下界,所以要采取非常規(guī)的量化寬松措施,注入流動性,當然在實踐中實行量化寬松有多種方式;二是僅實行量化寬松措施還不夠,還需要讓市場參與者有一個長期穩(wěn)定的預期:即政策將持續(xù)一到兩年。所以中央銀行實行前瞻性指引,引導市場預期。不過,前瞻性指引也遇到一些困難,甚至出現尷尬局面:人們有時懷疑中央銀行能否真正預測出未來一兩年的經濟走勢。這是我對非常規(guī)貨幣政策這一概念的理解。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也做了大量努力,但中國的情況不同于美國、日本和歐元區(qū)?;旧峡梢哉f,中國的貨幣政策以常規(guī)手段為主,但也有一些實施非常規(guī)貨幣政策的經歷。一是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后到國際金融危機之前的時期內,即2002年至2008年,中國經常賬戶盈余規(guī)模日益擴大,積累了大量外匯儲備。那時,人民銀行感覺到傳統的常規(guī)貨幣政策效果并不是那么好,因此,那個時期,中國貨幣政策更傾向于使用量化工具吸收流動性,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非常規(guī)政策。此后,隨著中國實施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及外匯市場改革,不斷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經常賬戶順差占GDP的比重逐步從10%降至2%左右。人民銀行也就退出了非常規(guī)的對沖。二是為應對此輪全球金融危機,2008年底至2010年初中國還采取了一攬子刺激政策,希望加快經濟復蘇的步伐。雖然經濟刺激從規(guī)模上看有“非常規(guī)”的意味,但考慮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本應具有逆周期的性質,因此相關政策的理念還是相對常規(guī)的。

  經歷了上述兩個非常規(guī)階段后,中國的貨幣政策已經回到了更加常規(guī)的狀態(tài)。不過,我們說現在的常態(tài)已和過去的常態(tài)不同了,而是新常態(tài)。新常態(tài)跟傳統常態(tài)的區(qū)別在于,一方面隨著利率市場化和金融市場的改革,中國貨幣政策將越來越多地依賴價格機制和數量機制的組合。這是比較常規(guī)的貨幣政策方式。

  關于下一步的貨幣政策,我們將密切關注全球經濟走勢,包括通貨膨脹下降,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中國經濟增長也有所放緩,也出現了通脹率下行和通脹消退的現象。我們要保持某種程度的警惕,觀察通脹下行是否會持續(xù)下去,是否會出現通貨緊縮。

  另一方面,貨幣政策需要支持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一方面,一些傳統的行業(yè)正處于困難時期,需要促進其平穩(wěn)調整,有些可能需要從市場上退出。另一方面,要鼓勵互聯網和高科技行業(yè)等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的發(fā)展。目前,一些過剩的傳統產業(yè)依然占據過多的銀行貸款以及資本市場的資源,這部分過多資源的釋放需要一定時間。同時,很多新型企業(yè)有大量的融資需求,希望在資本市場上獲得融資。人民銀行最近也采用了一系列價格和數量工具,向市場注入更多流動性來降低融資成本,但新的資源配置效果需要一段時間方能顯現。

  周小川:剛才古鐵雷斯說,2015年是“美元年”。如果美國以外的許多經濟體繼續(xù)實行擴張貨幣政策或量化寬松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將美元匯率推至過高,甚至增加資產泡沫的潛在可能性。我們樂見美國經濟復蘇愈發(fā)強勁,這對于世界經濟來說是一件好事。但從歷史上看,美元走強也和國際貨幣體系相關。20世紀90年代,歐洲經濟較為疲軟,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經濟形勢也比較差,之后亞洲又出現金融危機,美元一路走強。那時,人們開始討論國際貨幣體系。這種國際貨幣體系導致美元堅挺,也使資金流入美國。可以說,貨幣政策是和國際貨幣體系相互聯系的。

  我們當然希望非常規(guī)貨幣政策、特別是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能夠幫助有關國家早日實現復蘇,包括日本經濟。但應注意,在實行寬松貨幣政策的同時,實體經濟,特別是銀行部門和企業(yè)部門,甚至也包括居民部門,正在修復資產負債表。在得不到幫助的情況下,修復過程將較為緩慢??雌饋?,寬松貨幣政策在幫助實體經濟修復資產負債表方面效果欠佳,耗時也比預想的要長。所以,需要考慮貨幣政策能否和財政政策相互協調,幫助實體經濟修復資產負債表。雖然本輪金融危機中,政府救助問題銀行的做法引發(fā)了很大爭議,有人擔憂這將引發(fā)道德風險,并可能濫用了納稅人的錢,但這種救助措施的確加快了整個復蘇進程,這也可看作是非常規(guī)貨幣政策。

  《財經》記者提問:面對這么多國家采取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中國貨幣政策是否承受壓力?將如何應對?

  周小川:量化寬松政策是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而采取的措施。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后,中國的反應最快,最先實施經濟刺激措施,采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甚至有人認為當時的寬松程度太厲害了一點,以至于還有一些后遺癥,2011年夏天,中國通貨膨脹率曾達到6.5%。貨幣一旦投到市場中,會有滯后效應,當時投放了較多貨幣,此后市場上的貨幣仍會在相當長時間內比較寬裕。

  當然,經濟形勢總是不斷變化??紤]到初級商品價格當前的情況,如果通脹繼續(xù)下行,經濟繼續(xù)面臨放緩壓力,貨幣政策主要還是要根據國內經濟形勢來判斷。但這不一定需要采用數量調整。中國既有價格調整的空間,也有數量調整的空間,我們還不在零下界區(qū)間內。所以,我們將綜合運用多個手段來調節(jié)經濟,根據我們自身的經濟情況來判斷,根據我們的結構調整、經濟新常態(tài)的狀態(tài)來判斷,并不是國際上別的國家怎么做,我們就會感到有壓力。我們也歡迎大家提各種各樣的建議,希望我們能做得更好。

  記者:人民銀行在過去一段時間,開始陸陸續(xù)續(xù)采用了很多的政策和貨幣工具,也曾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來降低中小企業(yè)融資成本。您對央行這些工作帶來的實際效益如何評價?另外,我跟中小企業(yè)聊天的時候,他們表示切身的感受不是很明顯。您覺得未來有哪些更多工作能幫他們更多解決融資成本的問題。謝謝。

  周小川:首先,貨幣政策有個時間滯后。教科書認為流動性進入經濟體后,可能有六到十八個月的時間滯后,所以觀察貨幣政策的效果還要有耐心。第二,從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的角度來看,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在克服危機、推動經濟復蘇和經濟增長方面從全球來看都是不錯的。雖然通貨膨脹在一段時間內稍微高了一些,也可能有一些大家看法不一樣的所謂資產泡沫問題,但通貨膨脹從2011年夏天高點開始回落,資產價格目前也在調整。評價貨幣政策要綜合考慮通脹和增長的關系。第三,融資成本降低需要一個過程,因為在經濟調整過程中,對金融資源需求比較大,此外也有其他原因導致了目前融資成本較高的狀況。我們看到貨幣市場利率已經比較明顯出現了下降,我們希望經過一段時間它能順利傳導至實體經濟。

  記者:利率市場化這么多年,現在只剩下存款利率上限浮動這個管制,2015年年底前有沒有可能徹底放開這一管制?放開的時間點是何時?謝謝。

  周小川:首先,利率市場化的方向一直很清楚,條件也越來越成熟,但精確的時間并不好說。我在2014年全國人大記者會上說過,利率市場化估計有兩年時間差不多。謝謝。

  記者:您講到今年年底資本賬戶要開放,我們金融市場是否能承受?您做了哪些準備的措施來應對有可能造成的資本外流?謝謝。

  周小川:中國逐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實際上是很多年的一個過程。中國從1996年實現了經常項目可兌換以來,一直在不斷改進外匯市場管理規(guī)則,逐步減少行政管制,逐漸走向資本項目可兌換。這中間曾有兩個波折,一個是亞洲金融風波,一個是全球金融風波。出問題的時候,大家一方面是要先處理危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些問題需要再想一想。經歷這么多年以后,我們今年有希望可以對《外匯管理條例》做一次比較徹底的清理。從新的規(guī)則上來講,我們認為中國將基本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不過,任何一項金融政策都會有正反兩方面的影響,我們會密切關注是否會發(fā)生異常資本流動。但總的來說,中國改革是向著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方向努力。謝謝。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